7月4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内展示的传感器晶元。传感器让智能化设备有了“眼、耳、手、口、鼻”等“电子五官”,赋予数字化产品精准感知外部环境的能力,促进人与物“对话”、物与物“互通”,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器件。当前,蚌埠市正以中国传感谷为核心载体,通过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多链协同”,加速构建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奋力推动中国传感谷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不断迈进。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内展示的传感器产品吸引采访团成员。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内装有传感器的机器人吸引采访团成员。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内装有传感器的产品吸引采访团成员。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参观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参观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参观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
7月4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参观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中新社记者 储玮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