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宇树H1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天工”机器人展开1500米径赛对决,当“穆桂英”戏曲机器人挥动水袖,当医疗机器人完成0.1毫米级药品分拣……日前,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引发极大关注,这不仅是竞技盛况,更是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实战检验场。
综合多家券商机构观点,2025年被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核心零部件企业将伴随整机出货迎来快速增长。
近日九鼎投资基于看好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带动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爆发的战略机遇,宣布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53.29%股权。股价在公告发布后连续三日涨停,市值一度飙升近50亿元。蓝点触控创始人刘吴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没有力传感器,机器人的精细操作几乎不可能,物理交互能力是核心。”
另据MIR睿工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调研报告》更揭示了该领域的爆发态势,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大增1100%,国产化率从四年前的19%跃升至57.8%,标志着国产传感器企业全面进入技术兑现期。
MIR 睿工业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报告
这一跃迁背后,是以蓝点触控为代表的六维力传感器研发厂商群体,依托航空航天领域积累,实现传感器重复精度、分辨率、串扰度达到国际尖端水平,而国产方案推动单传感器价格下降30%至40%、仅为海外同类的60%,直接带动国产头部企业2024年出货量突破万台。
MIR 睿工业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报告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公开数据显示,医疗康复机器人通过力觉反馈完成95%的复健动作引导,家庭服务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300%;京东JoyInside平台更已接入50余个品牌,证明标准化交互系统已成熟。
基于数据和商业市场的反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发布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以每年23%的增幅增长,四年内将翻一倍以上。2024年,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所占份额约40%,市场规模为470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080亿美元,进而带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跨越产业化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