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前准备
1. 工具与材料检查
1. 确认设备型号与规格(20A/50V)符合采购要求,检查外观无损坏、变形,配件齐全(如连接线、接线端子、绝缘胶带等)。
2. 准备安装工具:万用表、螺丝刀、扳手、绝缘手套、水平仪等。
3. 检查电源规格:确保电源电压为AC220V(或符合设备额定值),频率50Hz,电源线无破损。
2. 环境评估
1. 通风与散热: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靠近热源或妨碍散热的设备(如加热器、空调外机)。
2. 危险区域处理:若在罐区等易燃易爆环境,需采用防爆型整流电源,并将电源安装在仪表间内。
3. 空间要求:安装位置需预留足够操作空间,便于日常维护和检查。
3. 电缆检查
1. 根据接线图核对电缆规格和长度,确保阳极、阴极、参比电极、零位电缆无损坏,并标注电缆名称(如“阳极”“参比”)。
2. 准备铜鼻子和铜螺帽,用于电缆与设备接线柱的连接。
二、设备安装
1. 基础固定
1. 单台安装:将恒电位仪底座直接安装在基础接地角钢或地面上,采用电气焊接或两侧螺栓固定。
2. 成套安装(2+1模式):
1. 主工作机(A机)和备用机(B机)分别安装在控制台两侧,底座固定方式同上。
2. 使用水平仪调整设备水平度,确保与其他设备共面且垂直于地面。
2. 电缆连接
1. 接线顺序:
1. 打开设备后门,将控制柜引来的输入输出电缆通过穿线孔引入设备内。
2. 根据标牌指示,将电缆压接于容量为60A的端子接线排(CH1)的1~6端,顺序为:L(火线)、N(零线)、阳极、阴极、参比电极、参比零位。
3. 右侧小信号端子排出厂时已安装联机控制线,将其引出并插入控制柜对应插座,旋紧丝扣。
2. 极性确认:
1. 阳极电缆接设备“+”端,阴极电缆接“-”端,严禁反接。
2. 使用万用表检查接线柱电阻,确认无短路或断路。
3. 固定与绝缘:
1. 用铜螺帽拧紧接线端子,确保电气接触良好。
2. 电缆接头处用绝缘胶带包裹,防止漏电。
3. 接地处理
1. 将设备接地端子与外壳接地端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Ω(参考GB50169标准)。
2. 若安装于撬装小屋,需确认外部接线箱内各端子标注清晰,避免误接。
三、通电调试
1. 电源连接与检查
1. 将AC220V电源正确连接至设备电源接线端子,确认接线牢固无裸露。
2. 检查电源电压稳定性,避免波动超过±10%。
2. 初始设置
1. 电位器归零:将面板上“手动”“自动”电位器逆时针旋至尽头。
2. 电源开启:合上电源开关,观察电源指示灯是否点亮。
3. 工作模式选择:
1. 手动模式:将“手动/自动”开关扳至“手动”挡,用于初步调节。
2. 自动模式:扳至“自动”挡,适用于稳定运行。
3. 输出调节与校准
1. 手动输出:
1. 顺时针旋动“手动”电位器,逐渐增大输出电压。
2. 用万用表测量参比电极对零位电位值,确定输出电压大小。
2. 自动输出:
1. 切换至“自动”挡,旋动“自动”电位器,调整给定电位表至目标值(如-1.30V for Cu/CuSO₄电极)。
2. 10分钟后测量断电电位,确保不低于-1.15V(CSE标准)。
3. 稳流值调节:
1. 若需限流,调节稳压面板上的限流电位器至所需值(仅在输出电流进入限流时生效)。
4. 参数验证
1. 电压一致性:用万用表测量输出正负极电压,应与设备显示值一致。
2. 电位一致性:将万用表黑表笔接参比电极,红表笔接零位接阴,电压读数应与参比电位一致。
3. 电流一致性:
1. 使用钳形电流表或串联电流表测量阴极回路电流,应与设备显示值一致(串联电流表可能影响回路电阻,导致测量值偏低)。
2. 推荐安装标准电阻(分流器),通过测量压降计算输出电流。
四、运行观察与记录
1. 稳定运行:完成调试后,持续观察设备至少0.5小时,确认无异常发热、报警或参数波动。
2. 数据记录:记录输出电流、电压、保护电位等关键参数,建立运行档案。
3. 远程监控(可选):若设备支持远传功能,配置参数上传至服务器,实现远程控制与数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