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795(CAS 172807-13-5)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心脏生理学及细胞膜电生理研究的 膜电位敏感荧光探针。它属于电压敏感染料(Voltage-Sensitive Dye, VSD)系列,能够嵌入脂质双层膜,对膜电位变化产生快速、可逆的荧光响应。RH 795 的优势在于非侵入式检测、高时间分辨率及可同时监测多个细胞的膜电位变化,使其成为膜电位成像、心肌和神经网络研究的理想工具。
化学结构与性质:RH 795 的分子结构兼具疏水性和极性特性,分子一端具有疏水链,可嵌入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另一端带有亲水性基团,确保分子在水相中的溶解性及膜表面稳定性。这种 amphiphilic 特性使 RH 795 能够牢固结合在细胞膜表面,同时对膜内电场变化高度敏感。其化学稳定性较好,可在生理缓冲液中保持长期活性。英文名称: RH 795
中文名称: RH795
MF: C26H39BrN3O2+
MW: 505.52
CAS: 172807-13-5
荧光特性:RH 795 是红色荧光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约为 530–550 nm,最大发射波长约为 660–680 nm。嵌入膜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随膜电位变化而变化,可实现毫秒级时间分辨的动态监测。荧光信号明亮且对光漂白具有一定耐受性,可用于长时间成像实验。其红色荧光波段有利于与绿色或蓝色荧光探针的多通道共存实验,便于同时监测多个信号。
工作原理:RH 795 的膜电位敏感性主要源于分子在膜电场中的电子密度分布变化。静息膜电位下,RH 795 分子处于特定构象,荧光强度处于基线状态。膜去极化或超极化时,分子嵌入膜的电场环境发生变化,引起荧光强度增加或减少。这种电场驱动的荧光响应能够实时反映膜电位的动态变化,实现非侵入式光学电生理记录。
应用领域:RH 795 广泛用于 神经科学研究,可实时记录神经元动作电位、突触信号传递及神经网络活动模式。在 心脏生理学研究 中,它用于监测心肌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传播及心律失常模型分析。在 药物筛选和离子通道研究 中,RH 795 可用于评价药物对膜电位及通道功能的影响。此外,它还应用于多细胞膜电位成像、膜电生理模拟及神经网络活动的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