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脑主板、通信设备,还是智能手表,都离不开晶振的精准频率。无论多么精密的晶振,都会随时间发生“频率漂移”。这种随时间推移产生的不可逆频率变化,被称为年老化率。
晶振年老化率概述
晶振的年老化率指在恒定环境(温度、负载、电源)下,频率每年发生的长期漂移量。常用单位是ppm/年。假设一颗10MHz的晶振的老化率为±3ppm/年,一年后的频率可能偏移 ±30Hz。
老化率的原因主要有:
- 晶体材料中的应力逐渐释放;
- 封装内杂质、气体或水汽影响;
- 电极老化或迁移;
- 长期工作下的能量冲击和驱动功率累积效应。
为什么老化率很重要?
对于普通消费电子产品,几ppm的年老化率往往影响不大。但在以下领域,老化率却是关键指标:
- 通信系统:基站、卫星通信需要长期保持同步;
- 导航定位:GPS接收机需要稳定时钟保证精度;
- 高精度仪器:如频率计、光通信设备,要求长期频率稳定;
- 物联网设备:低功耗设备无法频繁校时,必须依赖自身晶振的稳定性。
年老化率的测试方法
通过长时间记录晶振频率变化,并与高精度参考源对比,得到漂移速率。
1. 参考源对比法
设备:
- GPS 授时标准源、铷钟、或高稳恒温晶振OCXO作为参考。
步骤:
- 将晶振输出接入频率计,参考输入接入高精度时钟;
- 在恒温条件下,定时采集数据(如每10分钟一次,持续数周或数月);
- 对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做线性回归,得到年化老化率。
2. 加速老化测试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模拟长期使用。快速暴露潜在老化问题,结果用于对比,不直接等同于实用老化率。
根据计算与测试结果,KOAN晶振(涵盖谐振器至恒温晶振)均具备至少 15 年的可靠工作寿命。老化试验温度:105±5℃和85±5℃,每个温度时间:250±12小时,实验结束后24±2小时内进行电性能测试。
- 晶体谐振器: 1年老化-1ppm左右(2max)
- 晶体振荡器: 1年老化-1.5ppm左右(3max)
降低晶振年化率的参数与方法
为了获得更低的老化率,可从晶振本身、封装工艺、电路设计和工作环境进行优化:
1. 晶体参数
- 切型:SC切晶体比AT切晶体更稳定,应力更。
- 频率高低:低频晶体通常比高频晶体更稳定。
- 驱动功率:过高的驱动功率会加速电极迁移。
2. 封装与制造工艺
- 密封质量:金属封装、气密性好可减少湿气和污染对老化的影响。
- 真空或惰性气体封装:减少内部污染,提高长期稳定性。
- 电极材料:稳定的金或钼/金复合电极更抗迁移。
3. 电路与工作条件
- 恒温控制:可有效降低温度应力引起的频率漂移。
- 供电稳定度:避免电源波动引起频率变化。
- 负载电容稳定性:保持无源晶体的负载电容恒定。
4. 环境与应用条件
- 温度波动:恒温环境降低应力释放导致的漂移。
- 湿度:低湿环境和稳定封装防止电极腐蚀。
- 机械应力:减少长期振动或冲击,降低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