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米材料研发与质量控制领域,颗粒表征的精度与效率直接决定创新成果的转化价值。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BeNano 180 Zeta Pro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凭借其突破性技术创新与全场景应用能力,已成为科研机构与高端制造业的"纳米检测标配"。这款集动态光散射(DLS)、电泳光散射(ELS)、静态光散射(SLS)等六大光学技术于一体的三合一系统,重新定义了纳米颗粒分析的边界。
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检测精度与边界
1. 三角度动态光散射系统
BeNano 180 Zeta Pro采用全球首创的173°背散射+90°侧散射+12°前向散射三角度光路设计,通过智能调节检测点位置,将弱散射样品的检测灵敏度提升10倍,同时将高浓度样品检测上限扩展至40% w/v(质量体积比),较传统设备提升两个数量级。在蛋白质聚集态研究中,该技术可精准捕捉0.3nm-15μm粒径范围内的多分散体系特征,为生物制药工艺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2. 相位分析光散射(PALS)技术
针对高盐环境或等电点附近的低迁移率样品,BeNano 180 Zeta Pro搭载的PALS技术通过相位差检测替代传统电泳迁移率测量,将Zeta电位检测精度提升至±0.1mV,电导率耐受范围扩展至0-260mS/cm。在纳米金属颗粒表面修饰研究中,该技术可清晰区分不同化学基团修饰导致的电位差异,为催化剂设计提供分子级表征能力。
3. 动态光散射微流变技术
通过追踪示踪粒子均方位移(MSD),该仪器可同步获取溶液的粘弹性模量(G'、G'')、蠕变柔量等流变学参数,实现机械流变仪与光学技术的优势互补。在聚合物凝胶研发中,科研人员可同时获得粒径分布与交联网络动力学信息,将材料表征周期缩短60%。
二、应用场景:覆盖全产业链检测需求
1. 生物医药领域
在抗体药物研发中,BeNano 180 Zeta Pro可同步监测蛋白聚集体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变化,结合分子量检测功能(342Da-2×10⁷Da),实现从单体到可见沉淀的全链条质量监控。某大学医学院利用该设备建立的mRNA疫苗脂质纳米颗粒(LNP)表征方法,已成功应用于COVID-19疫苗工艺优化。
2. 新材料研发领域
针对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二维材料,仪器搭载的流动测试模式可与场流分离系统(FFF)联用,提供粒径分辨率优于1.3倍的高精度分离检测。某科院纳米中心通过该技术揭示了氧化石墨烯片层厚度与Zeta电位的定量关系,为新型复合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 食品工业领域
在乳液稳定性研究中,BeNano 180 Zeta Pro的微量样品检测功能(最低3μL)可实现高通量筛选,结合趋势测试模块(-15℃至110℃温控范围),完整呈现温度诱导的脂肪上浮或蛋白絮凝过程。某奶粉公司应用该设备建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稳定性评价体系,已通过国际标准认证。
三、用户体验:智能化设计重塑检测流程
1. SOP标准化操作系统
内置200+行业应用模板,覆盖从样品制备到报告生成的完整流程。用户可通过触控屏一键调用测试参数,设备自动完成光路校准、温度平衡等前置操作,将新手培训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
2. 自动化滴定系统
可选配的BAT-1自动滴定仪集成三泵输送系统,可实现pH值、离子强度等参数的梯度控制。在药物缓释微球研发中,该系统可自动完成从pH1.2到pH7.4的模拟胃液-肠液环境切换,同步记录粒径与Zeta电位动态变化,数据重复性CV值<1.5%。
3. 防污染设计
采用一次性毛细管样品池与封闭式光路系统,彻底消除交叉污染风险。在纳米银抗菌剂检测中,该设计使连续测试100个样品后的背景信号强度波动<0.5%,满足FDA 21 CFR Part 11合规性要求。
四、行业认可:国际权威机构的品质背书
百特BeNano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成功通过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成果评价,专家组一致认定该仪器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结语:开启纳米检测新时代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量产,BeNano 180 Zeta Pro凭借其0.3nm-15μm的超宽检测范围、1.3倍的超高粒径分辨率,以及覆盖粒度、电位、分子量、流变学等12项参数的检测能力,正在重塑纳米材料表征的技术标准。对于追求极致检测精度的科研机构与需要全流程质量控制的制造企业,这款"纳米检测多面手"无疑是提升研发效率与产品竞争力的战略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