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镉高硅铸铁阳极(高硅铸铁中添加镉元素,提升耐蚀性与电流输出稳定性)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一主一备” 恒电位仪的安装是保障系统连续运行的核心 —— 主设备正常工作时提供保护电流,备用设备在主设备故障时自动切换,避免被保护体(如管道、储罐)因断电失去防腐保护。以下结合含镉高硅铸铁阳极特性(高硬度、需防镉离子泄漏)与恒电位仪冗余设计要求,详细梳理施工流程、技术规范及安全要点:
一、施工前期准备(核心:材料合规与安全防护)
1. 设计与现场复核
- 阳极与恒电位仪匹配性确认:根据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参数(单支额定电流 5-15A、接地电阻≤8Ω),确认恒电位仪规格 —— 输出电流需覆盖阳极总需求(如 2 支阳极并联,主 / 备恒电位仪额定电流≥30A),输出电压≥15V(应对土壤电阻率波动导致的电压需求变化),且支持 “主备自动切换” 功能(切换时间≤100ms,避免保护中断)。
- 现场布局复核:含镉高硅铸铁阳极通常为深井 / 浅埋安装,需确认阳极井 / 坑与恒电位仪柜体的距离(≤50m,减少电缆损耗);柜体安装位置需避开低洼积水区(距地面≥300mm)、强磁场(如高压电缆≥10m)及腐蚀性环境(如化工区需加装防雨防腐罩),同时预留操作空间(柜体周围≥1m 无遮挡)。
- 安全距离确认:含镉高硅铸铁阳极施工需远离饮用水源(≥50m,防止镉离子渗透污染),恒电位仪柜体需做接地保护(接地电阻≤4Ω),且周边设置 “高压危险” 警示标识。
2. 材料验收与准备
材料 / 设备名称规格要求验收核心要点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含镉量 0.5%-1.0%、硅含量 14%-17%,单支尺寸 Φ150×1000mm(示例),表面无砂眼 / 裂纹,引出电缆为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截面积≥25mm²,绝缘电阻≥200MΩ)提供材质证明书(镉、硅含量达标)、电化学性能报告(额定电流下腐蚀率≤0.2kg/(A・a));检查阳极表面涂层(若有防腐涂层)无破损,电缆接头密封完好主 / 备恒电位仪型号一致(如 PS-30A/15V),支持自动切换(含电流、电压双参数监测),防护等级 IP54(户外)/IP20(户内),具备过流、过压、过载保护功能通电测试:主备机空载输出电压 / 电流偏差≤5%,切换功能触发时(模拟主机关断),备机启动时间≤100ms;核对设备合格证、防爆认证(若为防爆区域)辅助材料阳极电缆(铜芯,截面积≥35mm²,耐温≥90℃)、控制电缆(RVVP 4×1.5mm²,用于主备机通讯)、接地极(镀锌角钢 50×50×5mm,长度 2.5m)、镉污染专用防护用品(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电缆绝缘层无破损,用 500V 摇表测绝缘电阻≥100MΩ;接地极无锈蚀,防护用品符合 GB 12014-2019 标准
3. 工具与安全准备
- 工具:液压钻机(深井阳极钻孔)、吊装带(吊装阳极,承重≥500kg)、压线钳(压接电缆铜鼻子)、万用表 / 钳形电流表(测试电流电压)、接地电阻测试仪(精度 0.01Ω)、镉离子检测试纸(施工后检测土壤 / 水体)。
- 安全防护:含镉阳极施工需佩戴镉污染专用防护用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阳极碎屑;作业区设置临时围挡,施工后剩余阳极废料需按危险废物管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禁止随意丢弃);恒电位仪安装需断电操作,柜体接地前严禁通电。
二、核心施工流程(分两部分:阳极安装 + 恒电位仪安装)
(一)含镉高硅铸铁阳极施工(以浅埋安装为例,深井安装可参考前期深井阳极流程)
1. 阳极坑开挖与预处理
- 按设计位置开挖阳极坑(尺寸 1.2m×1.2m×2.0m,若为 2 支阳极需间隔≥3m),坑底铺设 100mm 厚细砂(粒径 2-5mm,避免尖锐石子划伤阳极),并检测坑内土壤镉含量( baseline 数据,便于后期监测)。
- 若地下水位较高,需在坑底设置排水盲沟(填充碎石),防止阳极长期浸泡导致镉离子加速溶出。
2. 阳极安装与填料填充
- 阳极就位:用吊装带平稳吊起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垂直放入坑内(阳极引出电缆朝上,避免挤压损伤),调整阳极居中(与坑壁间距均匀,偏差≤100mm),顶部距坑口≥500mm(预留填料空间)。
- 填料填充:向坑内分层填充高纯度冶金焦炭(粒径 3-6mm,含碳量≥96%,与阳极接触良好),每层填充 300mm 后用振捣棒轻振(功率≥1.5kW,避免过度振捣导致阳极破裂),密实度≥92%;填料顶面距坑口 300mm,剩余空间用素土回填(分层夯实,压实度≥90%)。
- 电缆保护:阳极引出电缆沿坑壁穿 Φ50mm PVC 保护管(管顶高出地面 200mm),管内电缆用滑石粉润滑(避免穿管时磨损绝缘层),保护管接口用 PVC 胶水密封。
3. 阳极接地电阻测试
- 采用三极法测试阳极接地电阻(电流极距阳极坑≥30m,电压极距阳极坑≥15m),要求电阻≤8Ω;若电阻超标,需补充填充焦炭或加深阳极埋深,直至达标。
- 测试完成后,用镉离子检测试纸检测坑周边土壤,确认无镉离子泄漏(试纸变色程度符合安全标准)。
(二)“一主一备” 恒电位仪安装(核心:接线规范 + 切换功能调试)
1. 柜体固定与接地系统安装
- 柜体固定:户外安装时,先浇筑 C25 混凝土基础(尺寸 800mm×600mm×300mm,预埋地脚螺栓),基础养护 7 天后固定恒电位仪柜体(用螺母紧固,柜体垂直度偏差≤1mm/m);户内安装可直接固定在墙面(墙体承重≥50kg,用膨胀螺栓固定)。
- 接地系统安装:
- 在柜体旁 2m 处开挖接地坑(深度 2.5m),打入镀锌角钢接地极(2 根,间距≥5m),用 40×4mm 镀锌扁钢连接接地极与柜体接地端子(扁钢埋深≥0.7m,焊接处做防腐处理:涂刷环氧煤沥青漆 2 遍)。
-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电阻≤4Ω;若不达标,增加接地极数量或敷设降阻剂(膨润土降阻剂,覆盖接地极)。
2. 电缆接线(严格区分动力线与控制线,避免干扰)
- 主回路接线(阳极 - 恒电位仪 - 被保护体):
- 接线端连接对象技术要点恒电位仪 “阳极输出” 端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引出电缆1. 电缆剥线长度 15mm,压接铜鼻子(与电缆截面积匹配),用螺栓紧固在输出端子上(扭矩 8-10N・m);2. 主、备机 “阳极输出” 端并联(共用阳极电缆),接线处用绝缘胶带包裹恒电位仪 “阴极输出” 端被保护体(如管道测试桩)1. 用铜缆连接至被保护体阴极端子,确保接触良好(去除端子表面氧化层);2. 主、备机 “阴极输出” 端并联,避免切换时断连恒电位仪 “参比电极” 端Cu/CuSO₄参比电极1. 参比电极埋设在被保护体附近 1-2m 处(深度与被保护体一致);2. 用屏蔽线连接参比电极与端子,屏蔽层单端接地(避免干扰)
- 控制回路接线(主备机通讯):用 RVVP 4×1.5mm² 控制电缆连接主备机的 “通讯接口”(按设备说明书引脚对应,通常为 485 通讯线),确保正负极无反接;电缆两端做标识(“主→备”“备→主”),避免后期维护混淆。
3. 设备调试(核心:主备切换与参数设定)
- 分别给主、备机通电(先合主电源开关,再合控制开关),进入参数设置界面:设定 “保护电位”(通常 - 0.85V~-1.20V,相对 Cu/CuSO₄参比电极)、“最大输出电流”(略大于阳极总需求,如 30A)、“过压保护值”(15V)。
- 测试单机运行:主机关闭备机,手动调节输出电流,观察被保护体电位是否稳定在设定值;备机测试同理,确保单机保护功能正常。
- 开启主备机,设置 “主备模式” 为 “自动切换”:主备机实时监测对方运行状态(电流、电压、通讯信号)。
- 模拟主故障:手动断开主机电源,观察备机是否在 100ms 内自动启动,输出电流 / 电压迅速恢复至设定值(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实时监测);同理模拟备机故障,测试主机切换功能。
- 连续运行测试:主备机正常运行 72 小时,记录每小时的电流、电压数据,确认波动≤5%,切换功能无误触发。
三、施工后验收与安全要求
1. 验收标准
- 阳极系统: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固定牢固,填料无塌陷,接地电阻≤8Ω;周边土壤镉离子检测无超标,防护用品按危废处理记录完整。
- 恒电位仪系统:柜体安装平整,接地电阻≤4Ω;主备机运行正常,切换时间≤100ms,保护电位稳定在设定范围;电缆接线规范,标识清晰,绝缘层无破损。
- 文档验收:提交《含镉高硅铸铁阳极安装记录》《恒电位仪调试报告》《镉污染检测报告》,附施工影像资料(阳极安装、接线、调试照片)。
2. 特殊安全要求(含镉阳极重点)
- 镉污染防控:施工过程中若阳极破损,需立即用专用收纳袋收集碎屑(避免散落),并对污染区域土壤进行清理(深度≥300mm),清理后检测镉含量,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
- 后期监测:每季度检测阳极周边土壤 / 水体的镉离子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每半年检查恒电位仪主备切换功能(模拟故障测试),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 人员培训:运维人员需培训镉污染应急处理流程(如皮肤接触后用肥皂水冲洗,误食后立即就医),严禁在阳极区域饮食、吸烟。
四、注意事项
- 含镉高硅铸铁阳极严禁与饮用水源、农田土壤直接接触,若施工区域为敏感环境(如水源保护区),需更换为无镉阳极(如普通高硅铸铁阳极)。
- 恒电位仪柜体需做防腐处理(户外加装防雨罩,化工区涂刷防腐漆),避免柜体锈蚀导致短路;电缆沟需定期检查,防止积水浸泡电缆绝缘层。
- 后期维护时,需先断开主备机电源,再进行接线检查;更换阳极时,需穿戴全套镉防护用品,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