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沙江磁吸无线超薄充电宝自亮相以来就热度拉满,首批开售后多渠道迅速售罄,二次开售需“蹲点”抢购,部分平台甚至出现加价转售的行情,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超薄设计、质感以及兼容性的认可。
这款产品主打“轻薄+高能量密度”,整机厚度约6mm、重量约99g,内置16%含硅量的硅碳负极电池;功能上支持15W磁吸无线与22.5W有线快充,并可实现有线/无线同时充电,官方定价299元,兼容小米与iPhone 17全系等机型。
充电头网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充电宝并开展拆解评测。通过拆解我们发现,其核心电源链路采用伏达半导体的成套芯片方案:NU6803负责电池充放电与升降压管理,NU1520提供PD3.1/UFCS等多协议与系统控制,NU1671作为无线充功率级完成磁吸发射驱动。接下来,本文将围绕结构用料与电源架构展开详细解析。
小米金沙江充电宝采用一体式铝合金外壳,面板采用防火纤维配合高分子喷涂工艺,手感细腻精致。充电宝首次采用小米金沙江硅碳负极高能量密度电池,带来16%的旗舰级含硅量。充电宝支持15W磁吸无线快充,并具备22.5W有线快充,还支持有线无线同时充电,兼容小米和苹果手机充电。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小米金沙江充电宝采用铝合金外壳配合不锈钢盖板,通过胶水粘贴固定。壳体内部对应电池位置设有缓冲泡棉,并设有触摸检测贴片。充电宝内部采用伏达半导体方案,使用NU1520协议芯片搭配NU6803电源管理芯片进行电池充放电管理,并使用NU1671集成功率级芯片用于无线充电。
充电宝采用ATL新能源科技高能量密度电池,电池型号为436678A,标称电压3.79V,典型能量为18.95Wh,通过了CCC认证,安全可靠。PCBA模块连接器和电感打胶加固,电池和无线充电线圈设有石墨导热贴纸加强散热,内部用料扎实,做工可靠。
相关阅读:
1、拆解报告:小米金沙江电池磁吸超薄充电宝
接下来将介绍一下这款充电宝内部采用的全套伏达半导体方案。
电源管理芯片来自伏达半导体,型号NU6803,是一颗高效同步降压充电芯片,支持19V反向升压输出,并具备三个接口控制。支持4.4-16V输入和4.4-19V输出电压,及完整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兼容PD3.1/PPS和无线充电应用。
芯片内部集成高精度电池端和母线端电流检测,无需外置采样电阻。芯片集成路径控制,集成2通道NTC用于电池温度和USB接口/无线充电线圈温度控制。芯片具备可编程的线损补偿和电池压降补偿,支持300kHz-1.1MHz开关频率,采用QFN33封装。
伏达半导体 NU6803 资料信息。
协议芯片来自伏达半导体,型号NU1520,芯片内部集成32位MCU,主频为36MHz,集成128KB FLASH和8KB SRAM,具备无线充电驱动信号输出,芯片内置11通道低速ADC和单通道高速ADC,内部集成1.5V LDO。
NU1520支持2.5-5.5V工作电压,具备I2C主从接口,具备两个UART接口,支持PD3.1快充协议,并支持BC1.2、UFCS、QC3.0、SCP/FCP和AFC快充协议,具备过热关闭保护,采用QFN36封装。
伏达半导体 NU1520 资料信息。
无线充电功率级芯片来自伏达半导体,型号NU1671,芯片内部集成30V高效同步整流器,支持80W无线充电应用。集成LDO支持3.5-22V输出电压范围,支持10mV步进调节。芯片内部集成控制器和全桥用于无线充电发射。
NU1671内部集成32位MCU,具备I2C通信接口,可编程输出功率,双向通信,系统保护,状态报告和错误报告。芯片集成欠压闭锁保护,短路保护,过电压过电流和过热保护,采用WLCSP封装。
伏达半导体 NU1671 资料信息。
小米金沙江磁吸无线超薄充电宝在仅约 6 mm、98 g 的极限体积下,整机电源架构由伏达半导体成套方案构成,NU6803 负责电池充放电与升降压管理,NU1520 承担 PD3.1/UFCS 等多协议与整机控制,NU1671 集成功率级驱动磁吸无线发射,叠加 ATL 436678A 高能量密度电池与石墨导热/结构加固,最终实现 15W 磁吸无线 + 22.5 W 有线并行的完整体验。
这款充电宝的走红,折射出消费偏好正由“容量优先”转向“便携与轻薄优先”,“轻薄化 + 高能量密度 + 磁吸无线 + 多协议”的组合正在迅速赢得市场青睐。伏达半导体的成套方案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路径。可预见,围绕“极薄、高效、全兼容”的系列化产品与场景化方案将加速涌现,竞争重心也将由参数堆叠转向系统架构与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