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6日)是世界粮食日,本周也是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今天上午,主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
在今天举行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集中发布了一批“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典型案例,并向全社会发出粮食安全主题倡议。
“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储存减损更加有效,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迈向绿色优储、保质保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粮食资源利用更加充分,节粮减损氛围更加浓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 程国强:当我们技术减损达到一定水平以后,今后我们潜力最大的,是行为减损,让对节粮的认知转化为节粮的行动,这个有非常大的空间。
如今,不少学校在减少食物浪费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采访的时候,我们看到学校食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推出了小份饭菜和同等价位可拼菜的模式,小碗自带智能芯片,实现费用自动结算。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杨子熠:我们想到了一个小方法,比如说可以从同学们的校园饭卡的消费情况,来做一个菜品需求的预测模型,然后让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更好地、灵活地调整菜谱。
走进水稻主产区
看一粒米的“七十二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约30%。在我国,稻米早已超越“主食”的单一角色,变身各式米粉、点心等地方风味美食。走进水稻主产区江西,看一粒米的“七十二变”。
一大早,南昌老街的早餐店挤满了“嗦粉”的顾客。厨师利索地抓起一把洁白的米粉投入沸水,翻腾片刻便捞起,加入辣椒油、萝卜干、花生米、香菜等十多种佐料快速搅拌。一碗热辣鲜香的拌粉唤醒了这座城市的清晨。
五百年的传承,让赣南的安远三鲜粉保留了最质朴的烹饪理念。当地厨师选用最新鲜的猪肉、猪肝、猪小肠,与本地特制米粉一同入汤。汤底清澈,却凝聚了所有食材的精华。
安远县三百山某餐饮店老板 黄新娣:肉也要早上买的新鲜的才好吃,这三样搭配起来,就是很香很爽滑。
顺着袅袅锅气,三鲜粉新鲜出炉。三样荤菜鲜甜醇美,搭配少许葱花、青菜,闻起来香气扑鼻,尝上一口,米粉细软如丝,鲜香顺滑。
在赣州于都县禾丰镇,大米经历了一场更为奇妙的蜕变。在这里,优质的稻米经过浸、磨、压、晒、搓等十多道匠心工序,被制成一颗颗洁白圆润的“珍珠粉”。烹饪时更是考验功夫,水沸的程度、下粉的速度、搅拌的力度,都决定着成败。珠粒在沸水中欢腾,逐渐膨胀为晶莹剔透的模样。
捞出后兑入浓郁的高汤,配上辣椒酱油,入口爽滑与醇厚完美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赣州市于都县禾丰镇珍珠粉制作技艺传承人 刘志珍:吃到嘴巴里特别香,一下子就吞下去了,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吃。全部都是大米做的,没有一点添加剂。每逢过年过节,这个是一定要的,我们去到别人家里也是,有这个珍珠粉就代表着人家很重视。
人们对大米的创意远不止于米粉。糍粑的软糯、烫皮的清香、豆巴的酥脆……每一道米制小吃,都是味觉的惊喜。从市井早餐到非遗盛宴,江西人用智慧与匠心,将最朴实的稻米,点化成舌尖上的千滋百味。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传承了文化,更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的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
绿色储粮保安全
现在是我国南方中晚稻的收储高峰。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集检测、通风、熏蒸、冷却功能一体的“四合一”新型储粮仓库。
总台记者 鄢俊琪:在中储粮南昌直属库余干分库的现场,可以看到在收储点一车车金灿灿的中晚稻正在有序入库。像这样的收储仓房平均每个储粮堆高可达7米,可储存近3000吨稻谷。那么在收储的过程中要怎么做到安全、有序收储呢?
智能扦检系统
粮食入库的“智慧门将”
粮食扦检是粮食收储的第一步,也就是质量检验。在中储粮南昌直属库可以看到,运粮车辆停稳后,就会有智能扦检一体机机械臂迅速伸出,根据预设点位精准扦取样品,仅需三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车粮食的扦样工作,随后样品输送至旁边的智能检测平台进行杂质、水分、出糙率、黄粒米等一系列质量指标自动检测。智能扦检一体机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准低温+高浓度氮气”
储粮“长效锁鲜”
粮食入库之后,最怕的就是粮食生虫、发热。要如何保障粮食的安全储存呢?我们都知道低温存储是冰箱保鲜食物的一种方法,对于稻谷来说也一样。
这里的粮仓,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保鲜冰箱”,工作人员会通过冬季机械通风降温、夏季粮仓专用空调控温和谷物冷却机复冷等控温技术,向粮堆内部持续补冷,使粮堆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最高粮温不超过25℃,达到准低温储粮,从而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虫害和微生物活动。
与此同时,也可以想象我们所在的这个“大冰箱”也是一包“薯片袋”,我们常见的鼓鼓的“薯片袋”里填充的是食品级的惰性气体,可以抵御潮气侵入、抑制氧化以及微生物的繁殖。而粮仓也会根据情况填充氮气,这也是一种惰性气体,当粮仓内的氮气浓度达到98%时,就能有效地防治并杀死害虫,从而起到延缓粮食质量劣变、降低储粮损耗,达到“锁鲜”的目的。
目前中储粮南昌库已实现氮气绿色储粮覆盖率100%、准低温储粮率100%,出库平均损耗控制在0.8%以内。
智能粮库集中管控平台
粮仓“智慧大脑”
除此之外,在粮仓里头也隐藏了许多“小哨兵”。比如,每个仓库都设有150~200个温度传感器,工作人员在智慧大屏上,就能看到实时显示的各粮仓的温度、湿度等信息。
而我们捡起一粒稻谷,远程遥控的高清摄像头也可以将我手中这样的小小的稻谷粒放大23倍,粒粒分明,清晰可见。
中储粮南昌库已建立起了智能化运营中心,它包含了智能出入库一卡通系统、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和数量监测系统等等。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