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深化共建涉台法律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在第四个“厦门营商环境日”即将来临之际,集美区司法局联合海沧区人民法院、集美区台办召开“构筑和谐劳资关系 优化涉台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辖区11家台资企业代表及4名台青律师齐聚一堂,共商纠纷化解之策,共绘营商优化蓝图。

此次座谈会旨在搭建一个法院、台办、司法行政机关与台资企业之间直面沟通的平台,精准把脉当前涉台劳动争议解决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凝聚共识,协同发力。
部门传声释策
座谈会上,集美区司法局介绍了“台青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站”自设立以来的服务开展情况。海沧区人民法院涉台法庭一方面结合近两年数据与案例指出,部分涉台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波动,劳动争议阶段性增多且类型趋杂,除劳动合同解除、工资拖欠等传统问题外,新增离职补偿、劳务待遇、岗位调整争议,加重企业压力与劳动者焦虑;另一方面选取了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判例进行解读,分享了法院在案件审理中的裁判思路、事实认定逻辑与审判经验,还同步解读了最新出台的关于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包括竞业限制相关问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问题、未缴社保法律后果等内容,确保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法律动态,提前规避用工风险。




企业发声问计
交流环节中,台企代表结合各自经营管理,提出了在用工管理、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社会保险缴纳、加班工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海沧区人民法院涉台法庭的法官现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专业指导,从法律规定、实务操作、风险防范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律师应声献策
台青律师代表结合自身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民事维权的执业经验分享专业见解,分别从合同签订、证据留存等维度提出实操建议,同时还建议推广“合规体检+法律支撑”模式,提前排查企业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税务财务等领域风险点,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法律成本 。


同心共促发展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台企扎根发展的基石,法治是最优的营商环境。集美区司法局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会同海沧区人民法院、集美区台办等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涉台法律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和前端疏导,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台企”等活动,为台企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集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法治动能。与会台企代表纷纷表示,座谈会搭建了高效沟通桥梁,让企业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将持续深耕本地市场,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