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普】电流有声音吗?
创始人
2025-06-05 03:34:04
0

撰文 | 苏澄宇

这大概是洗手池里长出来的最离谱的玩意了:

一个reddit用户发的帖子,称其毛发强度和细毛差不多 图源:reddit

几十根和头发丝差不多的东西从排水口钻了出来,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在看恐怖片。

不过不用担心,公众号的名字带了科学两个字,那肯定都是有解释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自然产物,名叫布莱克须菌 (Phycomyces blakesleeanus),一种丝状真菌,属于毛霉目(Mucorales)。

图源:Tallahassee Democrat

布莱克须菌通常生长在潮湿环境中,常见于粪便、死昆虫和植物物质上。它还有另一个俗名,叫做 Hairy Poop Mold,直译过来叫毛状粪便霉,从名字里就看得出它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地方埋了粪便,比如猫的 图源:Reddit

粪便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布莱克须菌的理想“食物”。

图源:flick

根据记录,它可能出现在几乎任何潮湿的栖息地(有可能是白色的,也有可能是黑色的丝状物)。这说明它能够适应多种环境,包括家庭中的潮湿区域,比如上面说的洗手池。

白发版本的布莱克须菌 图源:wiki

如果长期不使用洗手池,洗手池排水口会有相对稳定的潮湿环境,里面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有机残留物,如食物颗粒、毛发,那自然就可能长出可怕的布莱克须菌。当然,这是比较罕见的。

还有人在潮湿的猫粮上发现了它:

图源:reddit

根据发帖人的描述,这些猫粮放在车库里有一段时间了,结果就长出了这一团黑毛。

毕竟,猫粮作为有机物质,只要一直保持湿润,就可以为布莱克须菌提供理想的生长基质。

话说,有人在《辛普森一家》霍默玩偶头上种出头发一样的毛霉菌,挺有意思的……

真成头发了 图源:mycology

学术上对它的研究要集中在其对光信号的敏感性上。布莱克须菌是一种对光、引力、风等环境信号高度敏感的丝状真菌,尤其以其光向性(phototropism)——即向光生长的特性——而闻名。

这是长在了结块的猫粮上 图源:Reddit

光向性是指生物体感知光线并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在布布莱克须菌中,这种特性体现在其孢子柄上。这些孢子柄是细长、单细胞的结构,顶端带有孢子囊,能够感知光线并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这种行为类似于植物向阳光倾斜,但布布莱克须菌的反应速度更快,且其结构简单,便于研究。

图源:nature

科学家发现,这种真菌对不同波长的光(尤其是蓝光)特别敏感。研究表明,其光反应涉及一组关键基因,特别是madA和madB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类似于其他真菌中的white collar-1和white collar-2类光感受器。

图源:giphy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本身是一种电学现象,不直接产生声音。

声音是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粒子振动的机械波,人耳能感知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因此,电流本身不会生成这种机械振动,除非它与物质相互作用。

然而,电流的流动可能会引发次要效应,这些效应可能产生可听见的声波。

比如,当交流电通过导线或设备(如变压器)时,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这种磁场可能导致导体的机械部件(如变压器的钢片)扩张和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magnetostriction)。这些振动以50 Hz或60 Hz的频率发生(取决于电网频率),通常在人耳可听范围内,表现为一种低频的哼鸣声。

又比如,焊接或电路短路时,电流可能产生电弧。电弧会迅速加热周围空气,导致空气膨胀并产生声音,类似于雷声。

又比如,在高压电线中,如果绝缘体受损或天气条件(如潮湿)导致空气部分导电,电流可能会引起电晕放电。这时,空气分子被电离并碰撞,产生可听见的嗡嗡声或噼啪声。

所谓的电流声,实际是电流间接产生的声波。

图源:giphy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属于茄科植物,与马铃薯、茄子和辣椒同属一科。然而,茄科家族中还有一些臭名昭著的“毒亲戚”,比如颠茄(Atropa belladonna)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这些植物含有毒性极强的生物碱,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16世纪,当番茄从美洲传入欧洲时,植物学家根据它的外观和植物学特征,迅速将其与这些有毒的茄科植物联系起来。番茄的叶子和茎确实含有少量生物碱(不过远不足以致命),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误解,认为它可能与致命的“亲戚”一样危险。

番茄的“有毒”名声还与当时的餐具有关。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富裕阶层常用含铅的锡镴餐盘来盛放食物。番茄含有天然酸性物质,当它与这些餐盘接触时,酸性会溶解出铅离子,导致食物中毒。食用者在食用番茄后出现的不适甚至死亡,被错误地归咎于番茄本身,而非餐具中的铅。这种误解在科学尚未普及的时代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番茄的恐惧。

到18世纪,欧洲的科学家和勇敢的美食家开始尝试种植和食用番茄,证明它不仅无毒,还营养丰富。到了19世纪,番茄才彻底摆脱了“毒苹果”的恶名。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sciences/phycomyces-blakesleeanus

https://www.reddit.com/r/Fungi/comments/zb0v1h/what_is_growing_in_this_cat_food/

https://blog.mycology.cornell.edu/2012/08/27/new-growth-hairy-homer/

相关内容

蒙古国民主青年联盟代表团访...
9月7日至11日,应内蒙古自治区青年联合会邀请,以蒙古国民主青年联...
2025-09-12 22:34:33
俄外交部:乌克兰问题大使圆...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本月17日...
2025-09-12 22:34:14
罗永浩展示西贝后厨冷冻鱼照...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9月12日晚8时30分,罗永浩在抖音、B站、...
2025-09-12 22:33:55
陈林坚首秀18分全场最高 ...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CBA夏季联赛东营站的比赛中,...
2025-09-12 22:33:31
考古发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2025-09-12 22:33:09
“我快80岁了,没想到能被...
编者按 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是我国独创的...
2025-09-12 22:32:58
长城快评 | 英雄回家,浩...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英雄回家了! 2025年9月12...
2025-09-12 22:32:35
大连一老人将10万元现金埋...
一位七旬老人因习惯将现金藏于身边,两年前将10万元积蓄埋入院中地下...
2025-09-12 22:32:00

热门资讯

考古发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这提及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辉的往事...
“我快80岁了,没想到能被亲孙... 编者按 调解,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东方之花”,是我国独创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促进和谐的非诉...
长城快评 | 英雄回家,浩气长...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评论员 芦静 英雄回家了! 2025年9月12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3...
市场押注美联储下周降息 美股三... 财联社9月12日讯(编辑 夏军雄)周五,美股期指涨跌不一,标普500指数期货和道指期货小幅下跌,纳斯...
西贝陷预制菜争议,实探济南门店... 近日,知名餐饮品牌西贝陷入预制菜争议。 9月12日上午11时许,新黄河记者走访位于济南和谐广场的西贝...
原创 福... 一支由电磁弹射航母领衔的中国舰艇编队,正携130舰炮轰鸣驶过台湾海峡。日本自卫队战机火速升空,全程紧...
放弃三甲医院,湖北姑娘扎根珠海... 清晨的阳光穿过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幕墙,在7楼客服部蓝白相间的地砖上投下流动的光斑。浅...
拟任正厅的山东省管干部于胜涛,... 鲁网2025-09-12 19:12:41 据“临沂人大”消息,9月12日下午,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
原创 第... 9月11日,美国财政部通报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在下周与中方高层在马德里展开第四轮经贸谈判。每一次...
北京突击检查网红餐饮店:牛肉小... 网红餐饮店的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延庆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辖区中心商业街的网红餐饮店,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