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大厂到“硬科技”企业,产业资本正积极“抢滩”具身智能。
5月15日,上证报记者获悉,成立不到两年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已于近日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战略产业资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财务投资人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
其中,芯联资本为芯片制造行业龙头芯联集成的CVC(企业风险投资)平台。另据记者了解,魔法原子将与芯联集成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尤其是高集成电驱控芯片的相关开发,进一步优化量产工艺。
硬件自研率高达90%
战略产业资本看中的魔法原子,有何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魔法原子成立于2024年1月,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落地应用,产品涵盖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覆盖工业、商业及家庭等多元场景。
魔法原子核心产品为人形机器人“小麦”。“小麦”身高174cm,双臂搬运负重最高可达20公斤,全身负重高达40公斤,全身拥有42个自由度。
团队方面,魔法原子团队超过80%为研发人员,长期深耕机器人本体、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同时具备丰富的工程化与量产经验。
另一个重要数据是,魔法原子硬件自研率高达90%,全面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软件层面,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统,支持人形机器人快速部署与高效协同管理。
虽是“初出茅庐”,但魔法原子已在短短半年内,连续完成了两轮超亿元级融资,成为这条火热科技赛道最“吸金”的黑马之一。公司此次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迭代研发,VLA模型搭建,加速推动机器人在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求解”场景落地
人形机器人毋庸置疑是近两年风头最盛的赛道,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机器人在实际场景的“落地”,依然“蹒跚”。即便是最被看好的工业场景,传统工业机器人在精度、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人形机器人尚未形成不可替代性。
在场景落地上,魔法原子有不一样的“解法”。今年3月,魔法原子正式发起“千景共创计划”,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
目前,“千景共创计划”已吸引20余家来自汽车产业链、半导体、3C电子、医疗、核化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参与,围绕上下料、质检、搬运等典型工序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验证。
此外,随着本轮融资引入多家产业资本,魔法原子将与诸多行业龙头,包括追觅科技、芯联集成以及全球光模块龙头公司等展开深入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助力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
具体来看,魔法原子将与芯联集成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尤其高集成电驱控芯片的相关开发,进一步优化量产工艺。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批量商业落地与供应链稳定及优化密不可分,双方将在上游芯片及系统方案层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探索。
面向市场化进程,魔法原子将持续与追觅科技深化战略合作。一方面,基于追觅供应链采购协同,在采购和生产端共享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依托追觅在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方面的成熟经验,为人形机器人在多元场景落地注入新动能。预计今年内,魔法原子将率先在追觅生态内实现产品交付与商业闭环,并推动标准化产品在汽车零部件加工、危化品化验等更多行业场景加速落地,预期订单数量破千台。
“人形机器人唯有实现‘有用、好用、有人用’,才能真正释放新质生产力价值,在落地场景中挖掘出可持续的商业潜力,推动行业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让机器人真正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说。
作者:孙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