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期,有关特朗普 9 月访华行程的消息,就如同这样一颗重磅石子,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热议。此前特朗普多次提及访华,甚至给出了年底前的时间范围,可如今 9 月访华行程却传出泡汤的消息,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而万斯那句 “中国赶上来,是美国领导人蠢” 的言论,又为何会在此时抛出?这背后,是中美之间复杂博弈的新动向,还是美国内部矛盾的一次外显?
特朗普访华的潜在动机
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如今可谓是一团乱麻。8 月 1 日新一轮加征关税生效,这无疑给本就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物价随之上涨,资金流动性也陷入短期紧张的困境。此前债务上限法案虽然通过,但紧接着的大规模发债计划,很可能会打破当前美国经济表面向好的假象,通胀或许还将继续攀升。在这样的经济压力之下,特朗普急需寻找突破口。
白宫(资料图)
中美贸易谈判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在与中国的第三轮谈判中,美国并未占到丝毫优势,中方态度强硬,明确强调不能以损害中国利益为前提达成协议。特朗普希望通过访华,亲自推动谈判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缓解国内经济压力。
再者,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尤其是在 AI 等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与中国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朗普试图借访华之行,展现自己强大的外交能力,在这场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地位,向世界彰显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
中美第三轮谈判的情况
第三轮中美谈判进行了超过 5 个小时,如此长的谈判时间,足以见得双方讨论内容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而谈判结束后,双方代表均未向媒体透露任何信息,这种默契的沉默,更是让外界对谈判结果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特朗普在访问英国时,公开表示 “中国非常强硬”,这一言论从侧面反映出中美谈判的艰难程度。中方 “不能以损害中国利益为前提达成的协议” 这一坚决态度,与某些在面对美国时轻易服软的国家和组织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时的坚定立场。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访华态度的转变
谈判初期,特朗普的态度可谓傲慢至极。他称中方此前发出的访华邀请延期,要求中方再次发出邀请函,否则对访华不感兴趣。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无疑给中美之间的交流设置了障碍。
然而,中美谈完后,特朗普的态度却发生了 180 度大转弯。他和盘托出访华计划,称由他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可能在年底前访问中国,并期待中方领导人访美。这种态度的急剧转变,让人捉摸不透。如今,9 月访华行程泡汤的传闻,更是让特朗普此前的态度转变显得充满了戏剧性,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意图和中美关系走向的深深思考。
特朗普 AI 计划的内容
特朗普政府发布的 AI 计划包含约 90 项建议,主张将美国的 AI 软件和硬件出口到海外,试图借此扩大美国在全球 AI 领域的影响力。同时,该计划还意图打击限制 AI 发展的州级法律,以推动美国国内 AI 产业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未涉及英伟达 H20 芯片的 “国家安全担忧”。此前特朗普曾禁止该芯片出口中国,而后又允许恢复销售,这一反复无常的举措,背后反映出美国在 AI 技术出口政策上的摇摆不定。此外,计划还提出放宽环境法规以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利用联邦土地推动相关项目,解决 AI 发展长期面临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问题。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的 AI 计划可能会使英伟达、超威半导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等美国科技企业受益,进一步增强美国在 AI 领域的竞争力。放宽环境法规和推动数据中心建设,也有助于美国解决 AI 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放宽环境法规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可能引发地方监管层面的混乱。
美国科技企业曾警告称能源生产落后于中国,能源基础设施不足可能会减慢美国 AI 发展的步伐。而中国在能源领域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在这种对比下可能会进一步凸显,这无疑给美国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特朗普和万斯(资料图)
万斯的表态
万斯称如果美国把自己限制死,让中国赶了上来,不应该怪中国,这是美国领导人愚蠢政策的结果。这一言论与特朗普吹嘘 “美国将赢得 AI 竞赛” 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出美国内部对政府科技政策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万斯的观点表明,他认识到美国在科技竞争中,不应一味地通过限制和打压对手来维持自身地位,而应反思自身政策的合理性。
中方的立场与态度
中方一直强调,中美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打压遏制没有出路。中方呼吁美方摒弃零和思维,取消不合理的对华经贸限制措施。在科技领域,针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等行为,中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示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发展权利和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始终主张,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对特朗普访华的态度
外交部在回应特朗普可能访华的问题时,态度谨慎,让记者参阅此前发布的新闻稿。在中美谈判中,中方明确表示不能损害中国利益,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商量余地。如今,面对 9 月访华行程泡汤的传闻,中方未表现出主动挽留的态度,这充分反映出中方在外交上坚持原则,不会为了促成访问而在原则问题上做出妥协。中方始终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外交理念,与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