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不久前,在济源沁园街道沁园小区,因为加装电梯的问题,该街道邀请持不同意见的业主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以及物业公司、部分社区书记、老旧小区改造办的同志采用“小板凳议事会”的形式坐在楼栋单元口,大家相互讲经验、解原因、诉衷肠,最终达成了加装6部电梯的意向。
近年来,沁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协商”,不断探索创新协商议事模式,推动政协协商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持续走深走实。今年以来,沁园街道协商议事工作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这条主线,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结合“党建+网格+大数据”工作,依托各社区居委会的议事阵地,推进政协协商走进基层,搭建起由街道协商议事室到社区到小区的立体式协商格局。
据了解,该街道政协工作联络室将14名下沉委员分别联系到各社区居委会,同时各社区居委会主动联系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整合司法、综治、民调等专业队伍力量和物业协会、律师协会、应急救援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以及居民代表、志愿者、联建单位等协商主体广泛参与,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协商议事模式,实现了政协协商嵌入基层高效能治理。
为创新协商议事形式,沁园街道采用规定议题“固定开”、 民生议题“流动开”、项目议题“现场开”等形式,建立街道和社区两个层面的动态管理台账。该街道组织委员李化敏作为政协工作召集人,在街道层面先后组织召开了关于学生入学划片、小区停车难等4个议题的协商议事会。据了解,今年教育体育局在制定入学划片方案时,已经采纳了他们的协商成果。
针对各社区居委会筛选出来的小区加装电梯等部分群众关切的问题,按照就近原则,直接在社区或者小区楼院召开现场会。在反映比较突出的沁园社区,今年已在检察院家属院和沁园小区各加装1部电梯,街道共加装并投用电梯10部,还有4部正在建设中。对明珠路打通等涉及民生项目议题,园丁苑社区把议事会开到项目现场,开发商、业主代表和职能部门等现场协商,使违章建筑实现了和谐拆除。
截至目前,沁园街道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室事正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各社区居委会形成更多的议事品牌,沁园社区的“小板凳议事会”、世纪苑社区的“周四说事”、园丁苑社区的“园丁苑共话圈”、济河苑社区的“济河议事舫”、桃源社区的“桃源共治荟”等,真正做到了让居民在社区唱“主角”,让社会治理彰显温度。
今年以来,沁园街道及下辖社区通过协商议事,已推动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7件,建成2个社区食堂,山水世界城等小区增设非机动车停车场达1500㎡,增设充电端口120个,御驾等居委会新增充电棚12处,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打造“暖心驿站”10个,群众满意度达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