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果然不出中国所料:强制接管中资芯片企业,美西方这是打算明抢了
创始人
2025-10-15 20:35:29
0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动手,把闻泰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给“托管”了,名义上是为了保障所谓的“国家供应安全”,但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有预谋的产业劫掠。

中资企业在欧洲辛苦打拼多年,最终却被一句“国家安全”打发出局,西方国家一旦觉得规则不合用,就换一套说辞接着干。

这场突如其来的“接管”,并不是荷兰一国的即兴发挥,而是欧美联合配合、精准打击的又一轮连环动作,从技术封锁,到资本围剿,如今连企业控制权也要“明抢”。

按下暂停键的那一刻,剧本其实早就写好了

从时间点上看,事情很蹊跷,9月29日,美国刚把闻泰拉进企业黑名单,荷兰政府第二天立马就出手“接管”安世,表面看是各国各自为政,背后却配合默契,哪还是什么市场机制,就是合力围堵。

这不是商业问题,荷兰以技术泄露风险和人员管缺陷为由,专门对着中国企业发力,本来这个法是为应对极端情况下的物资短缺设的,现在却成了冻结中资股权的工具,实在是有点“穿衣服讲规矩,脱衣服讲实力”的意思。

更让人感到不平的是,安世运营得好好的,没有债务危机,没有资不抵债,连所谓的“供应风险”都没有被记录过,可荷兰法院还是火速批准了接管请求,仿佛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中资犯点“错”好下手。

欧洲明面说要保障“芯片安全”,可细看下来,它们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芯片会断供,而是中国企业掌握了太多主动权,安世半导体在不少关键领域都有技术积累,而且客户遍布欧洲的汽车产业链,换句话说,很多欧洲大厂也离不开它。

这就让人难受了,欧洲需要稳定的芯片供应,又不愿意看着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站住脚,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怪现象:你做得越好,他们越想把你拿下,讲得好听是“防范风险”,实际上就是不想让中国企业在高技术领域拥有话语权。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中资企业在海外越来越谨慎,不是不想投,而是怕投下去最后被“变相没收”,这次安世的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你花了真金白银,把公司买下来,改造、发展、升级,最后还是被人一句“国家利益”给打包带走。

市场规则说翻就翻,谁还敢安心做生意?

这几年,西方国家对中资企业的态度越来越明显:只要你的技术重要、市场占有率高、客户基础扎实,他们就会想办法让你“腾地方”,以前是通过设卡、拖延审批、设置投资门槛,现在干脆连公司治理结构都不放过。

安世被收走管的过程就是这样,中资作为大股东,就这么被边缘化了,董事会被“改组”,投票权被重新分配,不是说好的尊重所有权吗?不是说好的公司治理要依法合规吗?但凡是中资,所有这些原则都可以不算数。

大家以前都认为欧洲是信誉的代表,现在看来却让人大跌眼镜,不是闻泰做错了,而是他们太过分了。

中国这边也不是没有准备,闻泰科技已经表态,会上诉来维权,虽然这类程序往往时间长、难度高,但至少说明了一个态度:中国企业不会坐以待毙。

除此之外,中国也在加快自己的布局,国家已经把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列入重要战略领域,推动国产化加速,以目前的进度来看,未来几年内,中国在一些基础技术和设备上将不再那么依赖外部供应商,这也意味着话语权会越来越强。

而针对西方频繁打压的现象,中国也在加宽护城河,不光是出台了应对外部制裁的法律,也在研究如何通过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保护自身利益,毕竟在一些核心原材料和技术领域,中国手里也不是没牌。

一场“文明游戏”的终结

安世的事,说小了是芯片企业的命运突变,说大了是全球化秩序的一次转折,过去几十年,大家都在讲信誉,但现在,一旦中国企业在某个行业做出成绩,西方国家就开始变脸,他们怕的不是企业做错了什么,而是你做得太好了。

这其实是一种文化心态的延伸,他们过去习惯了主导产业方向,习惯了制定市场规则,现在突然发现有个“不听话”的玩家进场,还玩得越来越溜,就开始坐不住了,于是就出现了“规则说改就改”“法律说用就用”的局面。

这不是孤立事件,现在的国际环境,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竞争,而是夹杂着更多非商业因素的较量,我们不能再幻想别人会一直讲规矩,而是要自己先把身板练硬。

不是世界变坏了,是遮羞布被撕开了

这次安世事件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能在法律上翻盘,而在于它揭示了一个现实: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在遇到中资企业的时候,往往会变成“基于态度”的无赖操作。

西方国家一边说要维护自由市场,一边又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经营;一边谈合作共赢,一边又联合围堵中国企业的正常发展,看上去是讲法律,实则是讲实力,讲实力也没关系,问题是他们不说实话。

所以说,中国企业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讨好谁、依赖谁,而是把底子打牢,把路走稳,该维权的就维权,该反制的就反制,别怕事,毕竟现在的国际环境,不是靠妥协就能换来安全的。

这事虽然发生在荷兰,但背后的逻辑早已不分国界,只要是中资,只要涉及关键技术,随时都有可能被“接管”“限制”甚至“扫地出门”,这不是市场的胜利,而是信任的崩塌。

但中国企业的韧性也从没被低估过,一次失败,不代表未来没有可能,只要我们认清局势、稳住节奏、守住底线,就不会在这场全球化裂变中迷失方向。

相关内容

原本一个月要花40元,现在...
文汇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市民通勤体验,探索公交惠民新模式,巴士...
2025-10-15 23:06:35
上声电子:公司预计2025...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三季度经营是否好转...
2025-10-15 23:06:29
三七互娱:间接持有济南晶正...
证券之星消息,三七互娱(002555)10月1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
2025-10-15 23:06:21
航天电子(600879)披...
截至2025年10月15日收盘,航天电子(600879)报收于11...
2025-10-15 23:06:17
联泓新科:电子特气供货台积...
【联泓新科电子特气等产品供应领先企业且部分产品批量销售】10月15...
2025-10-15 23:06:13
股票行情快报:利扬芯片(6...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0月15日收盘,利扬芯片(68813...
2025-10-15 21:34:33
晶瑞电材:光刻胶及高纯化学...
证券之星消息,晶瑞电材(300655)10月1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
2025-10-15 21:34:32
突破美国长期卡脖子:新凯来...
10 月 15 日消息,在今日下午的 2025 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
2025-10-15 21:34:24
特写丨团队600人的万里眼...
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凯来旗下的万里眼在湾芯展上带来了一款90GHz超高...
2025-10-15 21:34:10

热门资讯

航天电子(600879)披露调... 截至2025年10月15日收盘,航天电子(600879)报收于11.7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9...
晶瑞电材:光刻胶及高纯化学品已... 证券之星消息,晶瑞电材(300655)10月1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MEMS茅”业绩狂飙:芯动联... 10月15日,芯动联科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
聚光科技:EXPEC 7350... 证券之星消息,聚光科技(300203)10月1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会议动态 | 智启新章 · 链... 作者 | 徐圆 审核 | 吴凡 编辑 | 原敬鑫
原创 果...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动手,把闻泰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给“托管”了,名义上是为了保障所谓的“国家...
24V电位变送器 数据信号传送... 24V电位变送器与数据信号传送器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设备,前者用于将电位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后者用于...
瑜欣电子最新公告:前三季度净利... 瑜欣电子(301107.SZ)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2亿元,同比增长40.97%...
全球超导磁体领先供应商健信超导... 10月14日,健信超导发布公告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10月21日召开2025年第43次审议...
优迅股份科创板上会过会 8.0... 10月15日,上交所发布2025年第41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