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在10月19日表示,他计划在未来几天与中国相关官员会面,讨论如何化解围绕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僵局。这场争端正威胁着全球汽车供应链的稳定。
事情起源于荷兰政府在9月30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并暂停了公司CEO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及其控股公司的董事职务。随后,中国商务部在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向中国出口部分成品零部件和子组件。此举让荷兰政府感到压力巨大,因为受影响的不仅是荷兰本土企业,欧洲多家汽车制造商也可能面临芯片供应短缺,因此纷纷施压荷兰政府解决问题。
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理由,是担心中国籍CEO将公司技术转移给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南华早报》报道称,荷兰方面认为闻泰科技计划将安世半导体的制造业务全部迁往中国,这才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接管行动。卡雷曼斯在采访中强调,荷兰的行为是独立决定的,旨在防止前中国CEO将知识产权和业务转移出欧洲,并非与美国联手。尽管如此,法庭文件显示,美国从去年起就曾施压荷兰方面更换公司的中国领导层,以保障安世半导体产品出口美国。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芯片供应商。此次接管和出口禁令让整个行业担心芯片短缺。虽然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属于成熟制程,并非最先进,但其产量大、应用广泛,使得控制权极具价值。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达3.31亿美元,可谓“香饽饽”。
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非常国际化:设计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晶圆和原材料在曼彻斯特和汉堡生产,约70%的芯片运往东莞组装和测试,再销往全球市场,其余30%则发往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工厂。因此,尽管法律上属于荷兰企业,中国实际上掌握了其70%的营业额,地位举足轻重。
卡雷曼斯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样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我们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各方都有利益,需要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目前,荷兰的态度较之前有所缓和,已派遣外交官积极斡旋解决僵局,卡雷曼斯本人也将在几天内与中方相关部长会面。他强调:“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正在最高层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