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极狐全新阿尔法T5正式上市,同时也宣告全球首款基于单芯片舱驾一体方案正式量产落地。这一由卓驭智驾主导研发、搭载于SA8775P平台的创新成果,不仅让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系统在同一芯片上实现融合,更标志着汽车电子架构从“域集中”迈入“中央大脑”时代。

继中算力辅助驾驶方案、“油电同智”方案之后,卓驭再次以量产落地的方式,攻克行业技术壁垒,巩固其“量产先锋”的行业地位。
1、舱驾融合:从分立走向协同,破解行业“割裂症”
在传统电子电气架构中,智能座舱与驾驶系统长期独立运行:一个负责交互娱乐,一个保障行车安全,数据链路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用户体验割裂,也造成硬件冗余、线束复杂、系统成本高企,成为智能化发展的瓶颈。

卓驭的舱驾一体融合方案正是为此而生。它通过软硬件深度整合,让座舱与智驾共享同一硬件平台和数据决策中心,形成统一的“中央大脑”。系统可根据任务优先级动态分配算力,实现导航、语音、视觉识别、智驾控制的无缝衔接,带来如人脑般的高效响应。
方案落地后,硬件更简洁、架构更可靠、体验更连贯:驾驶辅助、语音交互、情境识别不再是“功能堆叠”,而成为真正的“智能共生”。
2、赋能极狐T5:最像真人的智驾,最像纯电的增程
在极狐全新阿尔法T5上,这一舱驾融合方案被完整落地。
整车采用**“3R7V12U”传感器配置**:3个毫米波雷达、7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搭配卓驭自研的惯导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双800万像素等焦摄像头生成稠密视觉点云,结合双目增强OCC算法,实现对未知障碍的精准避让——“即使不认识它,也不会撞上它。”
在此基础上,卓驭的高悟性端到端2.0算法让智驾“像人一样思考”。系统能实时理解周围车辆与行人的动态意图,提前做出速度调整与轨迹规划,形成类似老司机的“预防性驾驶”。
凭借云端强化学习机制,它还会不断学习“鬼探头”“加塞”等长尾场景,越开越聪明。

与此同时,阿尔法T5还搭载北汽神擎增程动力 + 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组合,兼顾强性能与低油耗。热效率达43%,馈电油耗仅5.18L,带来“最像纯电”的驾驶体验。
3、安全,是舱驾一体落地的前提
单芯片舱驾融合方案的最大挑战来自安全性。卓驭通过“软硬双保险”实现系统稳定运行:智驾核心任务运行在QNX安全域,座舱应用部署在Android域,两者板内通信直接交互,避免了传统跨域延迟与风险。

系统具备实时监控与降级策略,当出现异常时,可自动调整功能级别并提示驾驶员接管,确保车辆在极端环境下依然可控。
这意味着,卓驭在实现舱驾融合的同时,也把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从智驾域扩展至座舱域,构建出行业领先的“全域安全架构”。
舱驾一体的成功量产,是卓驭“量产为本”战略的又一成果。
其路径清晰、节奏稳健:
每一次突破都以“工程落地”为结果导向,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现场,从方案能力到用户体验全面兑现。
随着汽车电子架构向中央计算演进,舱驾融合被视为智能化发展的必经阶段。2025年将成为“舱驾一体量产元年”,行业竞争格局也将随之重塑。
卓驭以芯片适配、系统集成、算法创新三位一体的能力,率先实现方案落地,为中国汽车产业从“智驾追随”走向“全球引领”树立了样板。
功夫拍案:
卓驭的意义不止于技术,更在于让智能化回归“可量产、可普及、可信赖”。从中算力到舱驾一体,从新能源到燃油车,它一次次以工程实力推动智能驾驶“落地成真”。
未来,卓驭将继续深耕跨域融合、端到端算法与生态共建,让汽车从“功能机械”进化为“智能共生体”,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安全、更高效、更普惠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