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7月31日举办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西海岸新区加快建设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以政策赋能、产才联动、校城融合等培育引进数字人才,率先开展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已评定相关特色专业职称1950人。
据介绍,2022年,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就联手海尔卡奥斯工业智研院、莱茵科斯特、双星集团等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推出了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才评价标准,细分出8个子专业标准,开展了工业互联网职称评审,职称评价更加贴近产业实践。
为吸引优秀数字人才,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创新政策激励。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区长王清源介绍,新区实施“梧桐树”聚才新政,推出英才攀登、名匠引育等八大工程,对数字人才给予科研、住房、生活等补贴,为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10万平方米办公场所租金优惠等一系列支持。创建“智遇无界”人才服务品牌,建设海智融园等5处博士邨,启用“菁英之家”服务平台,创新“举家引才”服务模式,让广大人才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新区每年举办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挑战赛,对三等奖及以上获奖项目在新区落地转化的,给予最高200万元专项支持。对完成技术中试、带领核心团队在新区实现产业化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最高分别给予产业化项目3000万元、1000万元的直接股权投资。
还创新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建成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8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30个,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数字相关产业总规模近千亿元,青岛影视基地引领中国电影工业化,又被称作数字影都,为广大数字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高校集聚,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一大优势。新区深化校城融合,构建“产业需求—专业设置—人才输送”动态匹配机制,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设有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可以为入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芯恩共建集成电路卓越工匠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以萨班”、中德应用技术学校“京东方班”等可以为头部企业培养定制化人才。
(大众新闻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