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25全球电竞大会在上海举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并对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他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持续发展,优化供给,提振消费,探索科技、文化与娱乐交互融合,稳步行进在我国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地带。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从资金扶持、产业集群、生态优化等诸多方面,激励着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电子竞技行业切实落实政府部门要求,坚持规范化发展,着力完善覆盖电竞全体系产业标准,改善和繁荣电竞生态,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就业、文旅消费等方面都获得有目共睹的成效。
报告从产业收入、用户规模、产品情况、赛事情况、俱乐部情况、电竞出海等六个方面,简述我国电竞产业今年1-6月总体情况。
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0%。
截至今年6月,电竞产业的收入中,直播收入依然占比最高,为80.38%;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合计占比19.62%,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截至今年6月,中国电子竞技用户规模近4.93亿人,呈微弱增长,规模基数较为稳定。
据统计,主要电竞产品中,射击类占比最高,为27.7%;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次之,为14.9%;体育类占比11.7%。
按平台区分,电竞产品中移动端占比最高,为58.5%;客户端次之,为25.5%;两端通用占比11.7%;网页端占比最低,为4.3%。
1-6月,流水排名前10的移动电竞游戏产品依次为射击类、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自走棋类、休闲类、棋牌类、非对称竞技类和动作类。热度排名前10的客户端产品中,有6款为射击类。
1-6月,参赛范围在省级以上,并由职业选手参与的非表演类电子竞技赛事,共举办72项,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51%为全程线下举办,41%为线上线下结合举办,8%为线上举办。线上线下结合办赛同比明显增加。
1-6月,中国电子竞技线下赛事举办城市分布较为广泛,上海仍为举办赛事最多城市,占比22.9%。其后依次为重庆、杭州和北京,占比分别为14.0%、7.0%和5.3%。
截至今年6月,上海仍然为拥有电竞俱乐部最多的城市,共计34家。北京、广州和深圳数量次之,分别拥有11家、10家和8家。
在中国电竞俱乐部中,只参加单种赛事的占比为54.2%,参加2种赛事的占比为24.3%,参加3种赛事的占比为4.7%,参加3种以上赛事的占比为16.8%。
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持续开拓海外市场,除东亚、东南亚等海外传统办赛优势区域外,影响力也在向拉美地区扩展。中国自研电竞游戏赛事在海外的影响力已明显扩大,头部赛事单场观赛人数峰值超过413万人次。
张毅君提到,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面世与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已形成涵盖产品、赛事、直播平台、俱乐部和跨行业联动的完整产业链,正在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上稳步前行。未来,我国电竞产业应抓住政策利好和全民关注的有利机遇,不断推出高精尖电竞产品,打造健康精彩电竞赛事,积极投身国际赛场,在交流互动中强化自身影响力。践行这一愿景,需要全行业加强与教育科研、数智科技、城市文旅等领域的融合互促,推动自身向文化新引擎升级,从而构建健康可持续与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电竞生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克洪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