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A/50V 一用一备恒电位仪的选型要点及技术参数分析如下:
一、核心输出参数
1. 输出电流与电压范围
1. 电流:需满足被保护结构的最大需求电流,并预留30%-50%裕量。例如,若计算需求为40A,则应选择50A额定输出机型。
2. 电压:50V额定输出可覆盖多数埋地管道、储罐等场景。若土壤电阻率极高或保护距离长,需验证电压是否足够克服回路电阻(根据欧姆定律 V=IR 计算)。
3. 可调范围:输出电压和电流应具备2%-100%额定值的连续可调能力,以适应不同工况的精细调节需求。
2. 控制精度与稳定性
1. 电位控制精度:优先选择≤±5mV的机型,确保被保护结构电位稳定在设定值(如-1.20V vs. Cu/CuSO₄),避免欠保护或过保护。
2. 短期/长期漂移:要求通电点电位变化≤5mV(恒电位模式)或≤10mV(恒断电电位模式),保障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3. 响应时间:快速响应外部干扰(如杂散电流),恢复设定电位的时间越短越好(通常≤1秒)。
二、冗余设计与可靠性
1. 一用一备配置
1. 自动切换功能:主机故障时,备机应在≤1秒内自动投入运行,并发出声光报警。切换逻辑需支持手动/自动双重模式,避免误操作。
2. 互锁装置:防止两台设备同时运行,确保系统安全。
3.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优先选择MTBF≥50,000小时的机型,降低维护频率。
2. 保护功能
1. 过流保护: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102%-110%时,自动限流或切断输出,并延时20秒后尝试恢复(若故障未消除则重复保护)。
2. 过压/欠压保护:输入电压超出AC220V±10%范围时,自动停机并报警。
3. 过热保护:散热器温度超过阈值时,强制关机防止设备损坏。
4. 参比电极故障处理:参比线断线时,自动切换至恒电流模式或停止输出,避免电位失控。
三、环境适应性与防护等级
1. 工作温度与湿度
1. 温度范围:常规机型适应-20℃至+50℃,工业级机型可扩展至-40℃至+70℃,满足极端环境需求。
2. 湿度范围:相对湿度15%-90%,防止凝露导致电路短路。
2. 防护等级
1. 室内机型:IP20(防直径≥12.5mm固体异物进入)。
2. 户外机型:IP65及以上(防尘防水),搭配防护箱使用,适应沙尘、雨雪等恶劣条件。
3. 抗干扰能力
1. 工频干扰抑制:在参比电极与零位接阴端子间加入50Hz、30V干扰电压时,电位变化≤5mV。
2. 雷电防护:输入/输出端符合IEC1024标准,阳极线与阴极线间限幅电压100-150V,过压通流容量≥20kA(8/20μs)。
3. 参比线保护:参比线与零位线间限幅电压≤5V,防止高压脉冲损坏电极。
四、智能化与通信功能
1. 数据记录与远传
1. 本地存储:内置记录仪,存储输出电压、电流、保护电位等参数,支持历史数据查询。
2. 远程监控:通过RS485接口支持MODBUS RTU协议,实现参数实时上传至SCADA系统或手机APP,支持远程启停、参数修改。
2. 通断测试功能
1. 可设置通/断时间(如通12秒、断3秒),用于断电电位测量,评估阴极保护效果。
五、安装与维护便利性
1. 尺寸与重量
1. 优先选择紧凑型设计(如425mm×345mm×165mm),节省安装空间,便于运输与部署。
2. 底部带底轮的机型(如1400mm高×620mm宽×680mm深)便于移动,适应临时或移动式保护场景。
2. 维护成本
1. 校准周期:参比电极需每年校准一次,关键部位采用双参比电极冗余设计,降低失效风险。
2. 易损件寿命:辅助电极(如MMO带状阳极)消耗率低,减少更换频率;快速熔断器等保护元件需易于购买与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