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魏薇 通讯员 张越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复赛在深圳前海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90个“硬核科技”项目将同台竞技,最终评选出30个项目晋级在佛山举行的总决赛。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以“湾创未来,粤聚英才”为主题,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国家级创业赛事。大赛共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等五大核心赛道。其中,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赛道的初赛已于8月16日在深圳举办,参与初赛的项目数量达884个。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重镇,深圳汇聚了海思半导体、记忆科技、中兴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等知名企业,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设备、材料等关键环节,已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优势。今年上半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6.9%。而低空经济领域,深圳同样领跑全国——2024年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此次晋级复赛的90个项目呈现鲜明的“硬核科技”特征。集成电路领域52个项目聚焦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等关键环节,低空经济38个项目涵盖低空飞行、商业航天等新兴业态。“我们的项目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生物医疗等行业,提供力学性能测量方向的可靠数据和支撑。”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太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哈工大、清华、吉大、湖南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自主研发出单目三维DIC等核心算法,致力通过DIC视觉技术提供创新的力学性能测量解决方案。
“此次参赛项目具有旺盛的创新活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据前期统计,超六成项目已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参赛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大赛打造了 “政策+资本+场地” 多维创业矩阵,构建 “展示—对接—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