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芯片制造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实施强制行政接管,冻结其价值高达147亿元的全球资产,并启动程序罢免中方管理团队。
很快,这场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夺权行动,就引发了一场有关“跨国产业掠夺”的热议。
荷兰此举是美西方国家以政治手段干预市场、封锁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又一例证,不仅标志着全球科技博弈正从“孤立打压”走向“联盟围堵”,更反映了美国裹挟盟友打造对华“芯片铁幕”的战略意图。
美荷勾连,巧取豪夺。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经过6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一家拥有完整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能力的大型IDM半导体企业。
作为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领域的领军龙头,安世半导体已实现全产业链垂直布局,不仅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客户更是涵盖三星、苹果、戴森、特斯拉、西门子等全球顶尖品牌。
眼见安世越来越好,美国不惜联合荷兰违背长期标榜的市场公平、自由贸易原则,用行政司法组合拳实施强取豪夺。
美国幕后操盘。
表面上看,这场针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跨国打压是由荷兰政府直接执行,但美国在背后的操纵痕迹清晰可见。
早在2019年收购安世半导体之初,美方就已将闻泰科技视为必须加以遏制的“战略威胁”,而非简单的商业竞争对手。
美国战略界认为,如果放任中国公司掌控功率半导体等供应链关键环节,不仅将使美国及其盟友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中陷入被动,更将实质性提升中国在半导体行业的话语权。
为此,去年年底美国政府便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将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按照相关规定,被列入清单的实体需要专门申请许可证,才能购买受美国管制的技术。
今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发布“50%穿透规则”,将“实体清单”管制范围延伸至被制裁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
此举不仅彻底切断了安世半导体从美国获取技术和设备的渠道,也为荷兰政府后续一系列的联动打压埋下了伏笔。
荷兰甘做傀儡。
作为美国在欧洲的核心盟友,荷兰选择积极迎合美国,配合制裁打压安世半导体。
9月30日,荷兰政府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率先发难,以“国家安全”为由发布全球禁令,直接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运营自主权。
第二天,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同步行动,代表公司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申请,以“治理缺陷”“技术泄露风险” 为由,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的职务并启动调查。
荷兰法庭在未开庭审理、未充分听取辩护、未经充分举证的情况下,于10月7日直接作出三项令人震惊的裁决:剥夺中方管理权,引入外部控制,指派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
这一裁决直接导致闻泰科技作为安世半导体控股股东的法律地位名存实亡,实质上造成了“法律所有权”与“事实经营权”的彻底割裂。
很明显,荷兰政府就是要通过“政府指令下达-高管立即响应-法庭迅速裁决”无缝衔接,以“国家安全”之名行“商业夺权”之实。
面对荷兰带有明显歧视性的干预措施,中方迅速开展反制行动。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开声明,痛斥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实施过度干预,宣布将聘请国际顶尖律所启动法律救济程序,同时主动对接中国政府部门寻求支持。
闻泰科技发布公开声明。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等机构也先后发声,公开声援闻泰科技依法维权,敦促荷方立即撤销决定。
联盟围堵,以芯制华。
当前,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企业,企图遏制中国在该领域的迅速崛起,从而实现“以芯制华”战略目标。
系统封锁遏制打压。
美国对华芯片封锁最显著的趋势之一,便是限制范围的迅速扩张。
自2018年中兴事件以来,美国便开始裹挟盟友构建对华“芯片铁幕”,从单一企业到全产业链、从聚焦尖端到覆盖全域、从硬件封锁到人才管控,美国打造了对华芯片产业的全链条封锁体系。
在出口管控上,美国最初将限制聚焦于最先进的制程节点,希望通过切断高端计算芯片供应,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绝对领先。
随着中国科技企业芯片自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并在14纳米等关键制程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的封锁策略开始发生转变。
一方面,美国进一步收紧出口管控,将限制范围扩展至更广泛的成熟制程产品,包括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128层及以上NAND闪存芯片等在内的芯片产品全面对华禁运。
另一方面,限制清单还进一步向上游延伸,芯片制造所必需的高端光刻机、EDA工具、12英寸硅片、高端光刻胶等原材料也被纳入限制清单。
在人才限制上,美国政府频频以调查“中国芯片盗窃”“中国技术窃密”为名,渲染所谓“安全风险”,人为阻碍学术交流、科研人员流动,限制中国通过人才引进获取先进技术的机会。
此后,美国逐步将限制范围从芯片产品,延伸到制造设备、设计软件、智力资源,对华发动一场“芯片系统扼杀战”。
裹挟盟友联合遏华。
美国对华芯片封锁的另一杀招,便是对全球盟友的深度裹挟。
基于盟友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美国通过安全胁迫、利益诱惑、规则绑定等手段,将盟友国家纳入对华芯片封锁阵营,并针对其产业命脉实施定向突破。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就大肆拉拢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CHIP4),妄图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之外。
特朗普上台后进一步加码政策,转向直接施压盟伴和相关企业,强迫他们共同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封锁打压。
通过“胡萝卜+大棒”恩威并施的手段,特朗普将自身意志强加于盟友体系,在全球构建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对华“芯片封锁网”。
此外,美国还在半导体领域滥施“长臂管辖”,逐步将国内法管辖权延伸至全球范围,试图将全球任何与半导体相关的商业活动都置于美国的监控和裁决之下。
目前,虽然闻泰科技深陷困局,但就像公司代表在声明中所言,“我们绝不会屈服于外部政治压力,将运用一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争”中,最终胜负取决于谁能在技术创新、资源掌控和规则制定上占据优势,而非阴谋诡计、巧取豪夺。
来源: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