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盈利了。
10月24日,英特尔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多项核心财务指标超出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近8%。公司对于未来增长的指引同样非常乐观。但在股价短期内翻倍后,投资者对于公司前景产生分歧。

财报数据喜人
财报显示,英特尔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营收、毛利率和每股收益均超出预期。公司指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市场的持续发力。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英特尔实现136.5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8%;经调整毛利率为40%,高于市场预估的36.1%;非GAAP每股收益0.23美元,实现扭亏,而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46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英特尔营收一年半来首次同比正增长,也是2023年底以来首次净利润实现盈利。
业绩指引方面,公司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收入为128亿至138亿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归属于英特尔的每股收益为0.14美元,归属于英特尔的非GAAP每股收益为0.08美元。
不过,评论指出,在预测营收时,一些分析师纳入了英特尔9月刚刚剥离的可编程芯片业务Altera,英特尔本次的指引却未纳入其中。Altera四季度的营收预计为4亿至5亿美元。考虑到这种差异,英特尔的指引应该比看上去的更好。
英特尔CFO Zinsner也在采访中表示,如果预测剔除了Altera业务的收入,英特尔的指引看起来就更好。
英特尔的财报显示,自今年9月12日起,原为英特尔全资子公司的Altera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公司此前已完成出售51%的Altera股权。在截至9月11日的期间,Altera的财务运营业绩均计入英特尔的合并财务业绩及其“所有其他”业务部门类别。
Zinsner还表示,英特尔计划2025年的资本支出为270亿美元,而2024年为170亿美元。
公司押注人工智能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会议上,人工智能(AI)正成为英特尔战略布局的重点。公司表示,AI技术正在加速计算需求增长,为英特尔产品组合带来新机遇,涵盖核心x86平台、专用ASIC和加速器新业务,以及晶圆代工服务。英特尔特别强调,其与英伟达的合作是推动x86生态在AI时代焕发新活力的典范,双方正共同开发面向AI时代的新一代x86产品。
在备受关注的代工业务领域,英特尔也在持续稳步推进。在10月初,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首个18A先进制程工艺打造的Panther Lake移动级处理器和ClearWater Forest至强6+处理器平台,并计划在2026年初上市相关终端设备。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Fab 52晶圆厂已全面投入运营,并推进Intel 18A制程晶圆的制造。同时,英特尔还透露了外部客户对下一代Intel 14A制程技术初步反馈令人鼓舞。伴随着AI不断推动产能需求加速增长,英特尔代工业务也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英特尔管理层强调:“我们正采取正确举措推动公司转型,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任重道远,但前行方向清晰明确。”这一表态与公司在AI和代工领域的积极布局相呼应,展现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自陈立武今年3月走马上任公司CEO以来,英特尔已经收获多个利好消息,其中最主要的是获得了美国政府89亿美元的支持,同时英伟达和软银的支持也让投资者感到乐观。
今年8月,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向英特尔投资89亿美元持股约10%。财报显示,在第三季度,英特尔已经获得了政府提供的57亿美元投资。
不过英特尔警告投资者:“此类交易的会计处理先例有限。”英特尔表示,公司已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会面,寻求SEC批准公司对政府持股的会计处理方法,但由于联邦政府关门,目前尚未得到答复。英特尔警告,未来可能会修改其投资公布情况。
陈立武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说,英特尔致力于全力推进特朗普政府恢复半导体生产的愿景,欢迎政府成为公司努力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外,英特尔获得软银和英伟达的投资同样引发关注。英特尔表示,软银集团20亿美元资金已经到账,英伟达的投资将在四季度末之前完成。
根据公司之前与英伟达达成的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企业级和消费级产品市场的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PC产品,英伟达还同意斥资50亿美元买入英特尔普通股。
自今年8月以来,英特尔的股价已经翻倍,市值增加了约800亿美元。特别是和英伟达宣布合作后,股价曾单日上涨22%。市场热情的高涨也推高了英特尔股价的估值——目前其未来12个月动态市盈率已达63倍,远高于1月的约20倍,跻身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估值最高的15家公司之列。
但分析师对于公司前景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