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9月下旬以来PCB板块有所回调,除市场交易情绪降温外,该行认为市场担忧主要集中在龙头短期业绩扰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新应用落地延后等方面。但该行强调AI PCB行业底层的增长逻辑并未改变,对市场担忧方向均持相对乐观观点,且后续板块存在密集潜在催化;同时业绩及估值视角来看,龙头厂商的业绩预期整体仍在逐步兑现,估值水平则存在进一步上修空间,当前时点该行坚定看好PCB板块后续的上行动能。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核心担忧:龙头短期业绩扰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新应用落地延后
9月下旬以来,PCB板块持续走弱,PCB(中信)指数自9月下旬高点回调约16%,除交易面有所降温外,该行看到市场担忧主要体现在:1)短期业绩扰动:今年随着英伟达GB200/300的逐步放量,高阶PCB产能全面紧缺,行业产能陆续开出的过程中,PCB龙头业绩与市场高预期有一定错配,引发市场对未来行业业绩增速的担忧。2)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众多头部PCB厂商加速切入AI PCB市场,年中以来多家公司发布投产计划,行业供给格局未来或将趋于拥挤。3)新应用落地延后:目前正交背板方案正处送样进程中,PCB工艺、CCL材料等诸多环节仍需优化,落地节奏存在不确定性。
该行的观点:行业底层成长逻辑未改,中期内业绩高增确定性仍强,长期或角逐差异化竞争力
针对以上市场担忧,该行认为:1)行业供需方面,AI PCB底层逻辑未改(算力芯片出货增长、PCB升规升级、PCB在总体AI服务器的成本占比有望提升),该行系统梳理和测算了行业未来的需求及产能情况,27年以前行业保持良性供需的确定性仍较强(该行测算27年AI PCB市场需求及高阶产能均处于1200~1300亿元区间,也相对匹配),行业高利润率仍有望维持。因此对于龙头公司来说,鉴于PCB作为高端定制化产品的工业属性,以及扩产爬产的周期属性,短期业绩节奏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而需求趋势的高确定性不影响中长期利润的可见空间。
2)针对当前PCB的发展阶段,该行总结为AI红利正在从少数龙头厂商向技术、产能等相对匹配的其他头部厂商扩散的密集阶段,但高阶产能紧缺的窗口并不会长期存在,中后部厂商同头部厂商的差距若无法明显缩小,从下游客户的供应链经济性角度来看,行业的供给矩阵并不会持续扩充,26年后供给格局有望趋于稳定。
3)新应用落地:从PCB的升级应用节奏来看,参考英伟达GB200 HDI主板,其方案在量产前夕才最终确认及成熟,而目前距正交背板的量产仍有较长时间,当前的信号扰动等问题均属新产品开发的正常情况,该行认为更应该看到PCB作为具有高集成度、强互联能力且最适配算力设施中短距离互联的解决方案,其应用拓展具有必然性和确定性。
综合来看,该行认为中短期内行业头部厂商的业绩高增仍具较强确定性,中长期来看,随着产能紧缺逐步缓解,具备差异化竞争力(客户关系、海外产能等)的厂商有望实现超额业绩增长。
后续关注点:算力景气度、正交背板进展、Rubin PCB方案更新等
该行认为伴随着科技巨头三季报的临近,更多26年的需求前瞻信息有望逐步强化算力需求景气度。近期催化包括英伟达GTC华盛顿大会、26年AI芯片的CoWoS订单和排产更新、海外科技巨头财报及指引等。而聚焦PCB环节,目前正交背板方案正处在迭代/验证进程中,有望于1-2个月内获进一步反馈结果,同时英伟达Rubin芯片已经流片,后续其PCB方案从材料、选型等层面有望逐步清晰,均有望为AI PCB板块修复/上行提供催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及地缘政治风险,PCB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海外算力龙头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AI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技术变革与产品迭代风险,政策监管及数据隐私风险,客户集中度过高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