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英伟达,高通时隔五年再度入局AI服务器芯片赛道
创始人
2025-10-29 11:35:54
0

挑战对象从英特尔换成了英伟达,高通的现实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文|《财经》研究员 周源 吴俊宇

编辑|谢丽容

数据中心AI芯片是AI算力的核心,英伟达目前是全球一骑绝尘的绝对领军者,除了英伟达,包括英特尔、AMD、博通等传统芯片公司,以及华为、阿里、海光、寒武纪、沐曦中国公司等也在积极布局,但暂时难以撼动英伟达的主导者地位。现在,这个炙手可热的赛道上,多了一个选手——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全球龙头公司高通再次高调宣布入局。

1027日,高通发布面向数据中心的两款AI推理芯片Qualcomm AI200AI250及机架。

AI2002026 年上市)和AI2502027年上市)均采用高通Hexagon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主打低功耗、高性价比和模块化部署,直接挑战英伟达。

为展示决心,高通官方表示,其数据中心芯片路线图将每年更新一次。高通还透露,沙特支持的AI创业公司Humain将从2026年开始部署200兆瓦的高通新型AI机架。若按单机柜160千瓦计算,200兆瓦的部署规模相当于约1,250个机架,参考英伟达高端机架级AI系统价格(26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之间),Humain有望为高通带来超过30亿美元的收入。

这并非高通第一次进军数据中心领域。早在2017年,高通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Centriq 2400,该芯片面向数据中心通用计算,直接对标当时的绝对领导者英特尔。但由于ARM芯片生态在当时的服务器芯片领域仍然比较弱,高通无法从英特尔和AMD手中赢得足够数量的客户,2020年,高通以关闭非核心业务为由停止了ARM服务器芯片业务。

五年后再度入局服务器芯片市场,此时高通要挑战的对手已经从英特尔换成了英伟达,资本市场给出了积极反馈。

消息公布当日,高通股价直线上涨,日内涨幅一度接近21%,截至美股收盘,股价收于187.68美元,涨幅为11.09%,市值单日增加近280亿美元至2025亿美元。这一表现不仅跑赢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86%),也创下高通自2019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高通的多元化焦虑与野心

如果说2017年第一次布局服务器芯片是尝试和探索的话,那么这一次,高通的业务多元化焦虑更重,步子迈得更快。

高通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一块是芯片业务,包括手机芯片、汽车芯片和其他芯片;另一块收入来自专利授权,指高通向手机厂商收取3G/4G/5G 标准必要专利的使用费。

高通财报显示,2024财年(20239月末-20249月末)营收389.6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芯片业务(包括其手机、汽车和其他芯片)营收331.9亿美元,而手机芯片业务受益于安卓高端机型需求回暖同比增长10%,达到248.63亿美元。

但手机芯片业务作高通核心收入来源,一直面临结构性增长瓶颈,甚至可以说是危机。

主要危机来自苹果加速去“高通化”。苹果手机搭载的是高通基带芯片,在20252月投资者会议上,高通管理层明确透露苹果业务在高通手机业务中占15%20%左右。但苹果一直在自研基带芯片且已初见成效:2025iPhone 16e开始搭载自研5G基带芯片C1。业界普遍认为,与高通的基带芯片购买协议到期后(2026年四季度),苹果有可能全面启用自研芯片。一家名为Khaveen投资量化基金预测,全面替代情况下,2028 年高通将损失约77亿美元收入(不含专利授权费)。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极度饱和,新需求疲软不振也是另一大隐忧。全球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是12.9亿台(2020年)、13.5亿台(2021年)、12.1亿台(2022年)11.7亿台(2023年),12.4亿台(2024年)。尽管2024年因AI功能驱动出现6.4%的反弹,但IDC预测2025年增速将放缓至1.6%,手机芯片需求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手机芯片之外,过去五年,高通一直极力发展汽车芯片和物联网芯片。高通2024年财报显示,应用于AI PCXR设备和工业物联网的物联网芯片业务收入54.23 亿美元,汽车芯片业务收入29.1亿美元,两者合计占高通芯片业务总营收的25.1%

高通2024年投资者日活动上,该公司公布增长目标:到2029财年,物联网和汽车部门的总收入将达到220亿美元,其中预计物联网部门的收入达140亿美元,汽车部门的收入达80亿美元。对此,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若目标达成,手机芯片将只占高通芯片收入的50%。上述Khaveen投资量化基金也认为,高通在物联网和汽车芯片业务能填补苹果业务流失带来的损失。

如今高通重启数据中心芯片业务,是高通业务进一步多元化的体现。

此前,高通的AI战略主要集中在手机芯片端蓄力。

高通手机端NPU的发展始于2007年首款Hexagon DSP的诞生,经过近二十年的技术迭代,已从最初的基础AI加速模块进化为支撑生成式AI的核心引擎。

如今高通手机芯片形成“NPU负责核心AI推理、GPU处理图形渲染、CPU响应即时任务”的异构计算体系。在大模型支持方面,高通2023年推出的第三代骁龙8已实现终端侧流畅运行100亿参数级大语言模型(LLM)及视觉大模型(LVM)。通过内存架构升级(如64 位寻址)、精度优化(如INT2 量化)等技术,高通目标在终端侧实现千亿参数级模型的高效运行。

并且,为了发展端侧AI,高通打造了相应的AI 软件栈(Qualcomm AI Stack),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AI框架,包括TensorFlowPyTorchONNXKeras;它还支持所有主流的AI运行时环境(连接AI 应用程序与底层硬件(如NPUGPUCPU)的中间层软件组件),以及支持不同的编译器、数学库等AI工具。

在今年9月举办的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高通未曾透露数据中心AI芯片相关信息。但高通技术高管与合作伙伴嘉宾多次提到端侧AI 芯片(本地设备如手机、汽车、IoT 终端的专用AI 芯片)与云端AI 芯片(数据中心的大规模AI 计算芯片)联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为了解决单一芯片形态无法覆盖效率、安全、成本、体验的痛点,终端侧芯片与云端芯片须做好算力分工、数据协同与场景互补,最终才能构建更高效、灵活且实用的AI应用生态。

高通AI芯片机会几何?

2022年之前,高通的营收规模一直高于英伟达(英伟达2022年营收270亿美元)。但在2024年,英伟达的营收规模1305亿美元,是高通的三倍以上。

核心原因是,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在今年正在创造更大的增量——英伟达短短三年(2022-2024年),增量收入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

目前数据中心AI芯片分成两大类,分别是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器),以及其他公司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从技术差异来看GPU是图形处理器,它的通用性更强。GPU最初为渲染3D图形而生,但这种架构恰好非常适合AI算法,尤其是大模型所需的大规模矩阵运算,因此成为了目前最主流的AI芯片。它在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至少占据半壁江山。

高通的AI芯片属于ASIC芯片。AISC芯片是针对特定用户需求、应用场景定制而设计的非通用可编程芯片。相较于通用处理器(如CPUGPU),AIC芯片虽然研发门槛高、设计周期长,但具备算力密度高、能耗低的优点,且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显著降低。

如今业界普遍看好ASIC芯片前景。高盛在今年9月曾在研报中预估2025-2027年全球AI芯片需求量分别为1000万、1400万、1700万颗。其中,ASIC芯片占比将从2025年的38% 提升至2027年的45%GPU芯片占比将从62%降至55%

一位资深算法工程师曾对《财经》表示,目前大部分科技公司都不想完全依赖英伟达的AI芯片。ASIC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因此这为其他芯片侵蚀英伟达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可能性。

ASIC是一种专用芯片,它一旦设计完成并大规模量产,单颗芯片制造成本可能低于同等性能的GPU,因此大量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定制数据中心专用的ASIC芯片,其中包括谷歌的TPU系列、亚马逊的Trainium系列,华为的昇腾系列、阿里的PPU系列、百度的昆仑芯系列。

此外大模型这两年的技术发展趋势也加速了这个过程。AI分成了训练和推理两种算力需求。过去模型训练中,英伟达GPU几乎难以被替代。但随着主要模型的性能逐渐稳定成熟,模型训练的算力需求占比正在趋于稳定。使用模型,也就是推理的需求正在逐步增长。

推理场景中,ASIC芯片和英伟达的差距在缩小。AI芯片创业公司通常也倾向于采用ASIC这个技术方案。其中包括美国AI芯片创业公司Etched,以及中国的寒武纪、燧原科技等。

ASIC的种种优势,让高通有机会试图切入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蓬勃增长的ASIC芯片市场可以为它创造新的增长曲线。高通的优势之一就是低功耗。过去十多年,它在骁龙Snapdragon手机芯片上积累的经验,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功耗下实现更强的性能。这个能力可以平移到数据中心市场——数据中心最大的运营成本之一就是电费和散热。

高通两款产品本身也不乏亮点。据介绍,高通AI200单卡配备768GB LPDDR 内存,容量是英伟达GB300芯片的2.67 倍,能为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运行提供充足的内存支撑。AI200还支持灵活部署,可作为独立组件、服务器加速卡或完整机柜方案交付,适配不同客户的硬件环境。

AI250引入近存储计算架构,高通宣称内存带宽提升超10倍且功耗显著降低。这些技术特性被市场视为对英伟达GPU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尤其在AI推理场景中可能具备成本优势。

两款产品均配备直接液冷散热方案,单机柜功耗达160千瓦,支持PCIe 与以太网扩展,并集成机密计算技术,搭配覆盖端到端的自主研发软件栈,实现模型一键部署。

但和所有试图挑战英伟达的公司一样,高通同样面临英伟达通过CUDA建立起来的强大生态壁垒。英伟达CUDA生态构建了开发者-硬件-软件的闭环,全球90%AI开发者依赖其工具链。多位行业人士表示,高通AI Stack虽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框架,但在算子库完整性、模型优化工具链成熟度上必然有差距。

并且,谷歌、亚马逊、微软都已自研AI芯片,除Humain外,高通能否吸引其他大型客户采购其AI推理芯片,是其后期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责编 | 杨明慧

封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相关内容

光敏树脂是什么材料?
光敏树脂,又称光聚合物或紫外光固化树脂,是一种在光照作用下能快速固...
2025-10-29 19:04:42
苏州固锝:前三季度净利润同...
每经AI快讯,10月29日,苏州固锝(002079.SZ)公告称,...
2025-10-29 19:04:41
国博电子:硅基氮化镓功放芯...
10月29日,国博电子(688375.SH)发布公告显示,公司与国...
2025-10-29 19:04:33
华为Mate70 Air曝...
2025年10月29日,根据多家科技媒体的消息,有数码博主曝光了华...
2025-10-29 19:04:27
明阳电路:第三季度归母净利...
明阳电路10月29日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1亿...
2025-10-29 19:04:26
深南电路:第三季度净利润9...
钛媒体App 10月29日消息,深南电路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
2025-10-29 19:04:25
原创 ...
在俄乌冲突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中,局势的发展令人担忧。如今,乌克兰...
2025-10-29 19:04:22
力鼎光电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0月29日,力鼎光电(605118)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营...
2025-10-29 19:04:19
10月29日消费电子(98...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9日,消费电子(980030)指数报收于78...
2025-10-29 19:04:17

热门资讯

光敏树脂是什么材料? 光敏树脂,又称光聚合物或紫外光固化树脂,是一种在光照作用下能快速固化的高分子材料。这种光通常位于电磁...
原创 红... 在俄乌冲突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中,局势的发展令人担忧。如今,乌克兰战场上的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已沦为乌...
10月29日消费电子(980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9日,消费电子(980030)指数报收于7801.29点,涨1.71%,成交1...
超导概念板块10月29日涨3....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9日超导概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56%,中孚实业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4...
10月29日380材料(000...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9日,380材料(000105)指数报收于5174.2点,涨3.33%,成交3...
北京君正:计算芯片产品可应用智... 证券之星消息,北京君正(300223)10月2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北京君正:布局AI芯片及3D ... 证券之星消息,北京君正(300223)10月2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产品覆盖OPPO、华为等手机厂... 王宗耀 红板科技专注高端HDI板,业绩毛利率波动中显韧性,技术优势与行业竞争并存。 近日,正在申...
博杰股份:PCB行业景气度提升... 证券之星消息,博杰股份(002975)10月2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印制电路板三季报业绩高增,东山... 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伴随多家知名印制电路板公司2025年三季报的披露,行业高增长的态势显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