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中国出这口气了。荷兰政府因为强行接管中企资产,心情可不轻松,事态发展到连欧盟也坐不住了,急忙连夜打电话给中方求情,希望中方手下留情、放他们一马。但中方早已看清了荷兰的真面目,失望到了极点。闻泰科技也站出来表态:如果要恢复供应,必须满足一个明确条件。
关于安世半导体的事情,一个月已经过去了,看来中荷之间可能要打一场持久战。起初大家以为荷兰政府突然出手会对中国伤害最大,没想到几十天过去,中国表面上并没有被严重影响,反倒是许多欧洲科技公司开始承受不了压力。
火现在已经烧到荷兰首相斯霍夫头上了,事情再拖下去后果严重。他连夜派人给中方通话,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出面请求,希望两边能坐下来顺利谈判,找出一个合理方案来解决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别再僵持下去——因为继续对峙对谁都没有好处。
中方回应说,会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尽快把问题解决掉。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事情的根源不在中方。荷兰政府的表态更像是推卸责任。本来应该先撤回对中企的限制,先做出让步,谈判才可能正常开始。从荷兰经济事务大臣的语气里,中方没有看到诚意。
荷兰电话刚挂,欧盟的高层又打来了。冯德莱恩派人来施压,谢夫乔维奇也出面表示,希望中国考虑中欧的共同经济利益,尽快平息与荷兰的矛盾,以免影响全球供应链。
然而过去几天里,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具体解决方案始终没有进展。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无奈表示,整车厂的芯片库存快见底了,很多工厂已经在考虑停产,因为安世半导体没能及时提供充足的芯片。
即便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荷兰依旧没有表现出悔意,反而加大了“甩锅”力度,为了推卸责任,提出了各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理由。

荷兰政府声称之所以对安世出手,是因为事情紧急:他们指控由中国籍CEO张学政带领的管理层,打算裁掉荷兰总部大部分员工,还计划关闭在德国的一个研发机构,所以出手是出于紧急防范。
有消息称,闻泰科技的创始人有意把安世在英国和德国的工厂设备搬回中国。荷兰方面怀疑张学政可能在“掏空”公司,把技术资料秘密转移走,这会给荷兰造成巨大损失,危及国家安全,也会冲击全球供应链——换言之,欧洲汽车企业的命脉可能被掌握在中国手里,风险极高。因此荷兰政府表示冻结安世运营是不得已的、防止更大损害的做法,是为了保护荷兰和整个欧洲的利益。
既然荷兰把出手的理由定性为维护国家利益,中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下令暂停安世中国对外出口芯片,自然也有其立场和考虑,荷兰与欧洲就难以单方面指责中国。

但这些都是荷兰单方面的说辞,欧洲其它国家的领导人也不一定全信。毕竟自家汽车企业确实支撑不住了,面对可能的停产风险,政府不能置之不理。
对全球科技企业来说,它们生产的电子产品里需要的零部件,很多都是由安世半导体供应的。尤其在现代汽车制造中,这类芯片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安世的供货,汽车可能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影响行车安全,增加事故风险。
安世生产的芯片虽然属于基础件、技术含量不高,但产量大、用途广,因而成为全球汽车厂商的重要供应来源之一。一旦安世停产,受影响最直接、最严重的正是这些车企。
闻泰科技态度强硬地提出:要想让安世中国恢复对外出口,荷兰政府必须承认错误,改变先前立场,撤销对公司的不实指控,并恢复张学政在安世总部的首席执行官职务。
目前看上去,荷兰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但欧洲车企的抵抗力快撑不住了。再拖下去,这把火迟早会烧到荷兰与欧洲更大的利益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