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日前以所谓“大公司并购小公司”形容两岸关系,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从“新两国论”到“脱中入北”,再到如今的“并购说”,赖清德的两岸政策到底是什么,引起不少人的讨论。20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表示,不管台湾地区领导人讲什么、怎么讲,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方向和步伐,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赖清德的类比非常不恰当,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所谓的“两个公司”,其实就是变相的“两国论”。赖清德的表态,更不能代表台湾民众的普遍想法。对于赖清德的这一翻版“两国论”,国民党第一时间也站出来批评,不过国民党的关注点并非在他的“台独”立场。据台媒报道,5月18日,国民党发言人公开表示,“主权”不是商品,也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股份买卖,赖清德的说法,相当于承认台湾地区是可以被“并购”的对象,只是看“价格合不合适”。
事实上,赖清德在同一次专访中还提出“四不一相信”的谬论,包括胡诌什么“台湾问题不是两岸之间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扬言不会在一个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前提下谈判,叫嚣不接受“一国两制”,放话不会与“在野党”合作一起推进与大陆沟通对话,相信“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没变,且会持续加强与台湾地区关系”等等。赖清德“四不一相信”的谬论,等于宣示他不会在两岸关系上有任何软化,在“台独”路上不会回头,也不会放弃“倚美抗中”。因此,其“公司并购说”绝无任何一丁点儿的所谓“善意”。
近日,台湾《联合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对赖清德的满意度仅为37%,不满意度则高达53%,是中国台湾地区当选领导人就职一周年民调数据的新低。其中,43%的台湾民众认为赖清德执政后的台湾变得更危险;54%的民众不满意赖清德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连亲绿媒体《美丽岛电子报》4月公布的民调也显示,赖清德信任度和执政表现满意度都大跌超过8个百分点,其中执政表现满意度也是自上任后首次低于不满意度,出现所谓的“死亡交叉”。
中国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讲话中看似“低调”,实则是国际环境、军事实力对比和岛内政治压力的综合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岛内“谋独”势力的威胁就减弱了。因此,我们仍然必须继续加强自身实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牢牢掌握主动权。我们在看待台湾问题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断累积自身实力,二是以我为主,按照自己的判断和时间表处理台湾问题。2025年5月,中国海峡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两岸关系风险指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中国台湾(资料图)
中国国民党民代在社交媒体列出赖清德执政周年的所谓“政绩”,包括羁押1位“在野党”主席,搜查8处“在野党”党部,侦办3位与赖清德同党但不同派系的民代,以及要罢免35席“在野党”民代。中国国民党民代直言,赖清德执政无能,只会斗争,导致台湾满目疮痍。中国国民党民代表示,赖清德上任这一年来,将台积电、军购、天然气采购、新台币汇率上升等“大礼”都送给了美国,令岛内很多农民担心受到进口大米冲击,选在赖清德就任周年当天至台立法机构抗议陈情。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批评,赖清德对“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事实置若罔闻。赖以所谓“民主伙伴与威权体制”对立为借口,将与大陆的文化血脉断裂并污名化,动辄祭出所谓“十七项因应策略”限制正常合法合规交流,甚至由台教育主管部门公开“禁止”行之有年的两岸学术校际交流,还将范围降至高中初中。这种排斥、对抗的做法,既无助于强化台湾安全,也只会让台湾民众陷入更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