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电位仪与深井阳极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核心且协同紧密的两个组件,其工作逻辑可概括为 “恒电位仪精准调控电流,深井阳极高效输出电流”,通过闭环反馈机制实现对被保护金属结构的稳定防腐保护:
一、核心角色定位:“控制中枢”与“电流输出端”
恒电位仪:系统的“智能控制器”,负责监测被保护结构的实时电位,并根据预设保护目标自动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确保金属表面电位始终处于安全的 “保护范围”。
深井阳极:系统的“电流发射极”,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将恒电位仪输出的电流高效释放到土壤中,通过介质传导至被保护结构表面,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
二、协同工作流程:从“监测-调节-输出-反馈”的闭环
电位信号采集:埋设在被保护结构附近的参比电极实时监测金属表面的自然电位,并将电位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恒电位仪。
恒电位仪的判断与调节:恒电位仪将接收的实时电位与预设的“保护电位阈值”进行对比:
若实测电位高于保护电位:恒电位仪判定“需要增强保护”,自动增大输出电流。
若实测电位低于保护电位:恒电位仪判定“需要减弱保护”,自动减小输出电流。
深井阳极的电流输出:恒电位仪调节后的电流通过阳极电缆传输至深井阳极,
深井阳极内部的阳极体发生氧化反应,将电流释放到周围的填充料中。填充料的作用是降低阳极与土壤的接触电阻,使电流更均匀、高效地扩散到土壤中,避免阳极局部过度消耗。
电流传导与电位极化
从深井阳极释放的电流通过土壤向被保护结构流动:
电流到达金属表面时,使金属发生“阴极极化”——表面电位被强制降低至保护电位范围内,腐蚀反应被抑制。
实时反馈与动态平衡:参比电极持续监测被保护结构的电位变化,并将信号实时反馈给恒电位仪,恒电位仪根据新的电位数据再次调节电流,形成动态闭环控制,确保金属电位始终稳定在保护范围内。
三、协同关键:匹配性与稳定性保障
恒电位仪的最大输出电流需与深井阳极的“额定电流承载能力”匹配。
深井阳极的接地电阻需与恒电位仪的输出电压适配。
环境适应性协同: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深井阳极通过深入地下湿润层降低电阻,恒电位仪则通过提高输出电压确保足够电流输出。
当土壤湿度、温度变化导致电阻率波动时,恒电位仪通过快速调节电流补偿电阻变化,深井阳极则通过填充料维持稳定的电流扩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