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恒电位仪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保护理论,通过主动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使被保护金属(如管道、储罐等)的电位稳定在特定范围内,从而抑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
一、核心原理:电化学腐蚀与阴极保护
1.电化学腐蚀机制
金属在电解质环境(如土壤、水)中会形成微电池,不同部位的电位差导致电流流动,电位较低的区域(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金属溶解),电位较高的区域(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如氢气析出或氧气还原)。腐蚀的本质是阳极金属的持续溶解。
2.阴极保护原理
通过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使被保护金属的电位降低至免蚀区(通常为-0.85V至-1.2V vs CSE,铜/硫酸铜参比电极),此时金属成为阴极,腐蚀反应被抑制。外加电流法需借助恒电位仪提供持续电流。
二、恒电位仪的工作流程
1.电位监测与反馈控制
1.参比电极:置于被保护金属附近,实时监测其电位(如管道表面电位)。
2.比较器:将监测到的电位与预设保护电位(如-0.95V)进行比较,计算偏差值。
3.PID调节: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动态调整输出电流,使电位偏差趋近于零。例如,若监测电位高于设定值(保护不足),则增大输出电流;反之则减小电流。
2.输出控制与电流分配
1.整流模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阳极提供持续电流。
2.电流调节:根据电位偏差自动调整输出电流大小(通常范围为几毫安至数十安),确保被保护金属电位稳定。
3.多路输出:部分恒电位仪支持多通道输出,可同时保护多个区域或设备。
3.阳极与被保护金属的连接
1.阳极材料:常用高硅铸铁、混合金属氧化物(MMO)或铂钽合金,通过深井阳极或分布式阳极床安装。
2.电流路径:电流从恒电位仪正极流出,经阳极进入电解质,再通过被保护金属(阴极)返回恒电位仪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三、关键技术参数与控制逻辑
1.保护电位设定
1.典型值:-0.85V至-1.2V vs CSE,需根据金属类型、环境介质和设计寿命调整。
2.设定依据:电化学极化曲线、现场测试数据或行业标准(如NACE SP0169)。
2.输出特性
1.电压范围:通常为0-30V或更高,适应不同土壤电阻率环境。
2.电流容量:根据保护对象规模选择(如小型管道可能需几安培,长输管道可能需数百安培)。
3.稳压/稳流模式:可切换为恒压或恒流模式,适应特殊工况(如参比电极失效时)。
3.安全与冗余设计
1.过流保护:当输出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自动限流,防止设备损坏。
2.防雷击保护:内置浪涌抑制器,避免雷击导致设备故障。
3.远程监控:支持RS485、Modbus等通信协议,实现远程参数调整和故障诊断。
四、应用场景与优势
1.典型应用
1.长输油气管道、城市燃气管网、储罐底板、跨海大桥基础等大型金属结构。
2.土壤电阻率高或腐蚀性强的环境(如盐碱地、化工污染区)。
五、实例说明
以某城市燃气管网为例:
1.系统配置:采用深井阳极(MMO阳极)+ 智能恒电位仪,参比电极埋设于管道上方1米处。
2.运行效果:
1.恒电位仪自动将管道电位稳定在-0.95V vs CSE,腐蚀速率降低至0.01mm/a以下。
2.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实时查看输出电流、电压及电位数据,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
3.经济性:相比牺牲阳极法,维护成本降低60%,保护寿命延长至20年以上。
上一篇:京东方A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像素电路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下一篇:中国石化招标结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JSYT-202507-JD-C16-57-传感器、保护器谈判采购预成交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