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张玉榕 通讯员 小呜
暑假临近尾声,许多家长赶在开学前带孩子检查视力。近日,福建省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迎来门诊高峰期,科室日门诊量最高峰时可达900人次。科室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潘美华教授表示,开学前因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前来复查的儿童显著增多,不少孩子假期视力下滑明显。
假期沉迷电子产品
8岁男孩近视度数加深100度
“想过孩子的视力会有变化,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8岁男孩亮亮(化名)在暑假期间除了做作业,几乎每天都宅家抱着电子产品玩。挂心孩子的视力变化,亮亮的妈妈刘女士带着他找到了潘美华教授。检查结果显示,亮亮的近视度数较半年前加深了100度。
与刘女士的忧愁不同,张女士在看到女儿晶晶(化名)的视力情况时,明显松了一口气。晶晶在一年前查出双眼近视100度,潘美华教授不仅建议孩子佩戴眼镜,还细心叮嘱家长注意帮助孩子改善用眼习惯,尽量每天保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及时跟进视力变化。遵医嘱进行近视防控一年后,此次复查结果显示,晶晶仅右眼增长了25度近视,近视进展得到有效控制。
“正常情况下,未采取防控措施的儿童、青少年每年近视增长度数约为100度,有些甚至可达150度。”潘美华教授表示,暑期天气炎热,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频繁使用电子产品、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都可能加速近视发生、发展,建议家长在开学前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做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
近视不可逆但可防可控
科学干预是应对关键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早发、高发态势,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已成为不可逆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孩子视力下降,部分家长病急乱投医,盲目轻信“近视可治愈”的虚假宣传,但也有不少家长存在“配个眼镜就行”的错误认知。
对此,潘美华教授指出,近视不可治愈但可防可控。家长若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等专业检查。孩子一旦确诊近视,应遵医嘱通过医学手段联合行为干预,降低高度近视发生风险。近视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有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以及病理性近视,增加患视网膜脱离、近视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风险,严重者可致盲。
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中心级单位和福建省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厦门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汇聚了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高水平专家,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0人,博士5人、博士后2人、硕士3人。科室坚持“防治结合”方针,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了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专家团队善于根据孩子近视发展阶段、眼部状况及用眼需求,综合运用角膜塑形镜(OK镜)、功能性镜片、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视功能训练等方法科学延缓近视进展。针对进展迅速的近视患者,如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年增长超100度的患儿,还可通过后巩膜加固微创手术来控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加深。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