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春波 实习生 姜天一】跨界收购半导体标的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立竿见影的好处?8月25日、26日,国内AI+龙头企业开普云连续两日开盘20%涨停,最新价格94.75元/股。
8月24日晚间,已停牌半月的开普云发布并购系列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泰克)30%股权,同时拟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剩余70%股权,交易对手方为深圳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克)。
开普云并购南宁泰克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背后,并购半导体项目在A股已渐成风潮。
开普云收购南宁泰克背后,年内不少于6家A股跨界半导体
资料显示,金泰克是一家专业存储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内存、固态硬盘、嵌入式产品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产品研发、制造及品控的各个环节。
市场方面,金泰克企业级DDR4出货量在国内保持领先,已成为联想、同方、海尔、宏碁等企业核心元器件供应商。
本次并购,金泰克要将其存储产品业务的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
截至预案签署日,本次交易的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估值及定价尚未确定。根据交易对方提供的资料初步判断,标的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50%,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开普云表示,本次交易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控股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开普云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和软硬件销售,相关产品包括AI大模型与算力、AI内容安全、数智能源、数智政务等,公司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全栈AI产品体系。
本次交易完成后,在保留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普云将新增存储产品相关业务并将从事存储产品相关业务,公司业务范围将有所拓展,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开普云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整合标的公司的研发团队、客户渠道、经营团队、专利技术及供应链体系等。本次交易将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营业收入等将进一步增长,持续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购并非上市公司首次跨界并购半导体企业。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年内除了开普云拟并购南宁泰克,还有绿通科技并购大摩半导体、万通发展并购数渡科技、衢州发展并购先导科技、永吉股份并购特纳飞电子、康达新材并购中科华微。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跨界并购本质上是各取所需,上市公司改善了主业结构,被并购的半导体项目则获取了上市平台资源支持,总体上有利于半导体行业长远发展。
半导体“淘汰赛”悄然开启,行业并购重组趋势已经显现
实际上,其他行业企业跨界半导体同时,得益于新“国九条”、“并购八条”等政策支持,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潮涌,并加速重构半导体产业格局,部分在IPO方面和市场丧失先发优势的半导体企业,也正在面临可能被淘汰的不利局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按照最新披露日,年内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事件达到174起,其中重大重组事项16起。横向整合、资产调整成为相关并购重要目标。如希荻微收购诚芯微、国科微收购中芯宁波、新相微收购爱协生、华海诚科收购华微电子等。
“目前国内半导体企业数量多、过于分散,单一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要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行业并购是大势所趋,一些身处半导体“红海”的未上市企业,已经丧失先发优势,因技术互补被上市公司收购,可免于被淘汰出局。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迅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消费类芯片及部分模拟芯片领域快速成行业红海。而CPU、GPU、高端材料(如光刻胶)和EDA工具等行业“硬骨头”,也对行业企业的技术和长期巨额投资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除了生存和发展需求,资本博弈也成为推动半导体行业并购提速的重要力量。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半导体企业上市带来的丰厚收益,引起不少创投、风险资本加码半导体企业,尤其是那些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企业,但资本最终的目的是退出获得回报,随着半导体企业IPO门槛提高,推动投资标的被上市企业并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被收购方,如诚芯微、中芯宁波、爱协生等均为非上市公司,且都在被收购前经历多轮融资。中芯宁波此前融资已进入C轮,投资方包括璞华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中芯国际和深创投等知名产业资本。
不过,也不是每一起半导体并购项目都能成功落地。根据Wind数据,年内英集芯收购辉芒微、有研硅收购高频北京、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等都已宣告失败。
“半导体行业并购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如A股IPO对半导体企业态度松动,也会导致并购双方在估值方面出现较大分歧,进而导致并购失败。”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监管层提高了半导体企业科技门槛,要想实现成功上市,企业必须练就一身“绝世武功”。
半导体A股上半年业绩向好,寒武纪成为资本市场明星
进入2025年,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需求成为核心增长引擎,AI的发展不仅重塑了半导体行业需求结构,也带动了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的技术升级和迭代。
与此同时,年内存储芯片量价齐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传统领域需求也逐步恢复,推动了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整体回升,并进入明显复苏的阶段。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晚间,已有93家半导体A股上市企业发布半年度报告,其中76家营收同比正增长,应收同比增幅超50%的企业达到15家;64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50%的企业达到27家。
2025年8月18日—2025年8月22日,受AI领域国产化替代有望提速推动,申万半导体指数大幅上涨12.26%,在所有二级行业中排序第二。
对于下半年及行业未来发展,多家上市公司认为,全国半导体市场仍将延续乐观增长走势,同时受益于人工智能、汽车三化变革以及具身智能兴起的多重产业机遇,通信、工业和消费等领域产品库存的理性回归,半导体市场需求将继续回升。
按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的最新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280亿美元,增长约15.50%。
湘财证券研报认为,AI大模型的破圈及AI智能眼镜、AI手机等设备市占率的提升,带动端侧AI算力的需求上行,驱动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及边缘计算/端侧算力芯片等多种半导体硬件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而在股价表现方面,半导体企业寒武纪成为不折不扣的行业明星。从今年7月10日开始,寒武纪收盘价已从523.50元/股增至8月25日的1384.93元/股,同比增幅超过150%,对应市值则达到史无前例的5794亿元,仅次于行业龙头中芯国际。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95.82%。
湘财证券表示,传统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PC及IOT板块弱复苏态势延续,叠加国产化替代仍为大势所趋,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有望持续收益。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