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年9月27日拍摄的林洋安徽五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储能设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合肥8月29日电(记者陈尚营、吴慧珺)八月下旬,高温天气依旧影响中国多地,位于东部的安徽省最大用电负荷今年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6857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出力达3300万千瓦,占比48%。在安徽,新能源已成为发电装机第一大电源。
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燃煤发电曾是主要电力来源。安徽省能源局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电源总装机中,煤电装机占比超过65%。到今年7月底,煤电装机占比降至41.6%,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占比达46.4%。
在中国,甘肃、青海、江苏等多地新能源发电装机也已超过煤电,成为发电主力。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网规划室主管沈玉明介绍,新能源发电的稳步提升正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助力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蝶变”。“这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推动经济从资源消耗型转向技术创新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轨道。”
安徽不仅是新能源发电大省,也是新能源汽车大省。2025年上半年,安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省份,达到73.09万辆,并且建成了遍及全域、高效便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城区基本形成半径不大于2公里的充电服务圈,乡镇公共充电站总体覆盖率超99%,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充电桩全覆盖。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也创造了全球月度用电纪录。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标志着中国能源绿色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