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电位采集仪(无线远传装置)凭借其实时监测、无线传输、高精度采集、强抗干扰能力等核心优势,已成为阴极保护系统监测及多领域电位管理的关键设备,其应用范围正随技术升级持续拓展。以下从核心功能、典型应用场景、技术优势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功能驱动应用普及
-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
- 通过内置ARM微处理器、AD电路及无线模块(如GPRS、4G、LoRa),实现阴极保护电位(通电/断电/自然电位)、交流干扰电压、杂散电流等参数的毫秒级采样与远程无线传输。数据可直接上传至云平台或用户终端,支持实时查看、历史追溯及异常报警,彻底替代传统人工巡检的滞后性。
- 多场景适应性设计
- 野外环境:采用低功耗处理器、长效电池(可持续工作20年)及太阳能供电系统,适应无电源场景。
- 恶劣工况:内置EMI抗干扰滤波电路、防雷电路(最大放电电流>60kA),可在-25℃至+55℃、强电磁干扰环境中稳定运行。
- 远程管控:支持GPS定位、远程指令下发(如调整采样频率),实现“无人值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