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尤其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小小的一枚芯片,或许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一旦AI芯片被“卡脖”,就可能要处处受牵制。而在洞悉了这一点后,再加上有技术优势,从2019年开始,美国就开始针对中国芯,实施了一系列的打压计划。
进入2025年后,在AI芯片领域,美国的制裁不断升级,目的不能再明显了,就是要彻底封锁中国芯。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美国的动作不断,从断供“美芯”到禁止H20出口,美国的打压策略很明确,只要芯片设计制造,凡是能美国沾一点点边的,如果想卖给中国?就必须要通过美国的审核才可以。尤其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名字,更是被“重点关照”。明眼人都懂,美国就是想掐住高端AI芯片的喉咙,不让中国在AI赛道上超车。
可现实偏偏不按剧本走。华为的昇腾910C、阿里的自研芯片、寒武纪的推理芯片,不仅没消失,反而产能蹭蹭涨。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AI芯片悄悄出海,出口数据不降反升,尤其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成为了香饽饽。这到底是为啥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美制裁大刀,就是一把双刃剑,不可否认,短期内确实会对中国芯的发展制造巨大的阻碍,但与此同时,它也能激发出中国芯的强烈“求生欲”。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在有选择的时候,总想着可以用英伟达等进口AI芯片,但一旦没了选择,就只能倒逼着自己快点研发,自己干!结果呢?反而发现自己造的芯性能不输进口芯,且供应充足、自由,而且成本更低。不仅可以自己用,还能出海。
自从2019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国内企业就憋着一股劲砸钱搞研发。如今,昇腾芯片搭着开源的CANN和MindSpore框架,从设计到应用全链路自主;RISC-V开源架构更成了“神助攻”,进迭时空、奕斯伟计算这些新玩家,靠灵活、低成本的AI芯片,在物联网、自动驾驶领域杀出一条路。
就连最卡脖子的EDA工具,华大九天也在2025年8月宣布全面适配AI芯片设计流程。加上国家大基金三期猛砸EDA、光刻、封装这些关键环节,产业链的“任督二脉”正一点点被打通,全产业链均大步向前。
当然,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美国的技术封锁不会松手,中国芯片的生态自主也刚起步。但2025年的故事已经证明,封锁反而逼出了国产芯片的“野路子”创新——从被动接招到主动出牌,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领先,一切皆有可能。未来之争,不再是“一颗芯片定胜负”,而是整个产业链、应用场景和资本协同的全面PK。
这场科技的“鱿鱼游戏”,在美国制造的重重技术壁垒和制裁阻碍面前,中国芯正在用勇气和创新,续写自己的剧本,未来可期!
上一篇:科摩思(KEYMOS) DDR5海力士Adie6000MHz绝地求生PUBG游戏实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