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刁良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苗银
金秋时节,泌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生机勃发:铭普电子的数控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每年有4.5 亿只电子元器件从这里走向华为、中兴、三星等行业巨头供应链;总投资3亿元的河南联创宏声电子项目落地投产,在泌阳开启千万只声学产品的生产征程,二期项目还将拓展军用计算机模块生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木智能,“穿套管绕线机器人”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生产的绕线机器人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传统的农业大县到如今的 “芯” 兴之地,泌阳县正以 383家电子电器企业、55 亿元年产值的亮眼成绩,书写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集群成势:构建全链发展新格局
“对于泌阳县来说,前期确实没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9月27日,泌阳县工信局副局长王光升向记者坦言,“这里是农业大县,在夏南牛和食用菌产业上有一定的积累,但传统的‘农‘字号产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县域内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偏少,突破资源瓶颈、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发展新路径迫在眉睫。”
泌阳是劳务输出大县,2000年前后就有很多人开始在东南沿海城市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有的人已经小有成绩。前期经过广泛调研,轻资产轻投资、环境友好、前景广阔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了该县寻求产业转型的不二之选。
“我们一方面动员泌阳籍企业家返乡投资,另一方面积极筑巢引凤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王光升说,2016年泌阳县第一家电子信息企业——泌阳县铭普电子有限公司落户,迈出了该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相继入园。
如今,泌阳县形成了光电子集群(铭普光磁、双庆电子)、智能装备集群(二木智能、塑达尔、长圆泰)、声学穿戴集群(联创宏声、芯龙电子)、半导体产业集群(温控半导体园)。
四大集群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闭环生态。二木智能为铭普光磁、科一诺提供绕线装备,产品良率提升12%,2024年共同开发“高频变压器智能制造系统”,设备联网率达90%;温控半导体园为双庆LED芯片提供散热方案,产品寿命延长3万小时,华中瀚海、开明新能源电池为联创宏声耳机供电,形成“材料-部件-终端”联动,续航时间提升至18小时,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优万佳科技产业园落地后,实施上下游配套引育,带动9家配套企业落户,元器件本地配套率从35%提升至60%以上……
产业集聚的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泌阳县注册电子信息产业市场主体383家,开发区入驻企业64家,带动 1.8 万人就业。今年6月,随着四川凝彩电子科技和安徽三匹马半导体、安徽光显纪元半导体、安徽芯源半导体等项目集中签约,更让产业规模能级持续跃升。
科创驱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内核
定位、翻飞、抓取、绕制、传送……只需短短5秒,细如发丝的导线便层层缠绕在骨架之上,快速实现“穿衣变身”。“传统人工绕线进行一个线圈需要150多秒,用绕线机器人设备,同等数量操作人员的产能可提升30倍以上。”在二木智能生产车间,负责人步金尚介绍起自家的“拳头产品”——智能绕线机器人,满是自豪。
作为一家集智能化自动化设备、PLC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二木智能自主研发了全自动高频穿套管绕线机器人,一举突破了线圈自动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外技术及产品空白,真正实现了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为变压器生产企业提供“智造”解决方案,已获得 15项国家专利。
在泌阳,这样的创新故事俯拾即是。全县电子企业累计拥有国家专利 457 项,7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创新主力军。
科技创新的核心密码,在于 “产学研用” 的深度融合。泌阳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7家,郑州大学-泌阳电子联合研发中心转化专利15项,2024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共建实验室,突破“5G基站用小型化变压器”“柔性半导体温控材料”等核心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进一步降低;主导或参与制定《声学穿戴设备通用标准》《绕线机器人技术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提升了行业话语权。
“只有把产业的‘护城河’挖深,才能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风浪考验。” 驻马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信表示,除科技创新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韧性也是其中关键。
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泌阳县围绕引进的智能穿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LED光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铭普电子通过数字化改造,不良品率降至0.5%,生产效率提升40%,被评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标杆。泌阳县开发区获评“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暖心服务:筑牢营商环境 “强磁场”
“从签约到开工仅用 45 天,标准化厂房和配套服务一步到位。” 河南联创宏声项目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企业落户的关键原因。泌阳县推行 “要素跟着项目走” 机制,统筹调配建设用地指标,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配备标准化厂房,让企业实现 “拎包入驻”。
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更显温度。泌阳县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制定了《电子电器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泌阳县电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27)》等专项方案,每年配套一定的专项资金,重点向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专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改、研发和品牌建设倾斜。
与此同时,泌阳还创新服务模式,设立电子产业专班(管委会),统筹全县电子产业发展,县主要领导每周2次以上到开发区调研、现场办公,确保政策落实和服务到位。
为铭普电子三期项目协调解决资金难题,为联创宏声配备 “项目管家”,全程代办审批手续;优万佳科技通过“科技贷”获得融资1500万元,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有效支持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企业没想到的,政府提前想到了。” 提及泌阳的营商环境,河南优万佳科技有限公司品质经理徐开英连着竖起两个大拇指。河南优万佳落地泌阳后,与之配套的9家企业也相继落地。众多电子信息行业“巨头”纷纷选择泌阳,彰显出该地营商环境强大的磁吸力。
“下一步,泌阳县将紧扣‘593460’发力方向,立足‘一中心两区一城一都’发展定位,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升级,稳步建设全省重要光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基地。同时,加快推进建设半导体温控产业园,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泌阳县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集群集聚到创新驱动,从政策护航到服务升级,泌阳县正以实干笃行,在豫南大地上锻造出更具竞争力的 “芯” 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