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间,时空科技(SH605178,股价35.83元,市值35.5亿元)发布公告称,因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标的为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合劲威”),交易对方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丽丽、陈晖夫妇及其关联企业。
这意味着,主营夜景照明和智慧城市业务的时空科技,正计划通过资本运作切入芯片及智能制造领域。
虽然目前交易仍处于意向阶段,但这一跨界动作,引发了市场对于公司战略调整的关注。10月10日,时空科技通过邮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经与标的公司实控人及相关股东签署了《收购意向协议》,约定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并募集配套资金购买其持有的嘉合劲威控股权。但该协议仅为交易各方对本次交易达成的初步意向,具体方案会由交易各方另行签署正式协议确定。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等内容请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信息为准。
时空科技方面表示,停牌期间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及时复牌。
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公告,时空科技已与交易对方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嘉合劲威部分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后续发展需要。
时空科技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不构成借壳上市。公司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正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尚存在不确定性。
另据嘉合劲威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及NAND Flash(与非型闪存)存储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存储器以及行业存储各类应用解决方案,是“国内最大的内存模组厂商之一”。公司拥有近200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和全自动化的存储器生产基地,是国内存储行业为数不多拥有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嘉合劲威的存储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PC(个人电脑)、行业终端、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移动存储等信息技术领域。
嘉合劲威官方公众号显示,2023年末,嘉合劲威成功完成超2亿元C轮战略融资。该轮融资将用于建设智能制造工厂,强化嘉合劲威存储领域核心测试技术及产品研发。但未披露参投方。
值得注意的是,嘉合劲威所处的集成电路和云计算设备领域,正处于新一轮产业增长周期中,但时空科技当前主营业务与嘉合劲威的业务如何实现协同,仍需观察交易方案的具体设计与执行落地。
业绩承压下转型提速
从经营现状来看,时空科技本次筹划并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公司 在主营业务增长承压背景下的战略调整。
据时空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下降10.9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6627.46万元,同比亏损收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970.23万元,同比增长196.98%。
此前,时空智能已经连续4年陷入亏损,2021年至2024年,时空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71.40万元、-2.09亿元、-2.07亿元和-2.62亿元。
时空科技在其2025年半年报中也提到,近年来随着景观照明行业竞争态势日益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账款拖欠问题亦愈发突出,为扭转这一局面,公司紧跟国内智慧城市加速建设的步伐,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形成了夜间经济与智慧城市并重的业务发展格局。
2025年上半年,时空科技的夜间经济业务实现收入8719.49万元;智慧城市板块实现收入5621.25万元,同比下降23.32%。时空科技表示,智慧城市板块收入下滑主要是时空智能受困于立体停车库行业需求减少而未能获取有效订单导致收入下降,以及捷安泊清理未盈利项目导致运营收入减少所致。
时空科技近年来在公司治理与战略方向上均有调整。7月,时空科技实控人曾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
据时空科技7月24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宫殿海通知,其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过,由于与交易对方未能就某些核心条款达成一致,宫殿海最终决定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
此外,时空科技还曾尝试发力智慧城市与智慧停车业务。2023年,为优化业务布局,增强智慧停车运营服务能力,时空科技收购了捷安泊交通科技(辽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捷安泊”)的控股权。
在收购捷安泊时,捷安泊原股东就未来业绩情况做出承诺,捷安泊2023年度至202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万元、1200万元及2500万元。不过,2024年捷安泊出现亏损。时空科技则在2025年4月公告称,捷安泊原控股股东作为业绩补偿义务人应向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新时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业绩补偿,当期应补偿金额为1827.2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