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5月14日,美方发布行政令,取消和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其中,91%的关税被取消,34%对等关税措施中的24%暂停加征90天,保留10%。同时,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也有所下调或撤销,国际邮件从价税率从120%降至54%,并取消了原定的从量税调整措施。
根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美方取消和暂停对华加征关税,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对美加征关税和反制措施。然而仅仅12小时后,美国商务部的一则声明再次将中美科技竞争推向风口浪尖。
美国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消息,宣布废除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推出3项强化措施: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警告企业若美国AI芯片用于中国模型训练将面临后果;要求美企审查供应链防范技术转移。
这一“组合拳”精准打击中国半导体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此次对华升级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再度将华为单独拿出来限制。
此举,主要在于华为在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昇腾910C芯片综合性能已接近英伟达H100,在金融风控、智能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仅2024年出货量就达到50万片。
美国商务部的举动看似矛盾,实则暗藏战略逻辑。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将全球分为三级管制体系,试图通过分级管理限制中国获取先进芯片,但这一政策遭到英伟达、甲骨文等企业的强烈反对,沙特、阿联酋等国也因被列为“二级国家”而抗议。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转而采用“分而治之”策略:一方面撤销争议性规则以安抚盟友,另一方面以“全球禁用昇腾芯片”为突破口,构建以美国技术为核心的AI生态圈。
这种“变脸术”在芯片出口政策上尤为明显。就在宣布禁用昇腾芯片的同时,美国商务部批准英伟达向沙特出售1.8万颗GB300芯片,并计划向阿联酋出口百万枚先进芯片,以换取后者在中东市场的战略支持。这种“选择性开放”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通过技术输出拉拢盟友,同时将中国排除在全球AI产业链之外。
面对美国的全面封杀,华为早有准备。昇腾芯片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构建起从芯片设计、算力集群到行业应用的完整生态链。更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昇腾与中芯国际合作的7nm制程芯片已实现量产,新一代昇腾910C在3D封装技术上取得突破,预计2027年国产芯片自给率将达40%。
美国的禁令可以说正在加速中国AI产业的自主化发展进程。比如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国内企业转而开始采购国产芯片,用于训练AI大模型,目前均已取得成功,而大批量的资金进入半导体行业,也在助推国内半导体技术的快速进步。
从关税调整到芯片禁令,中美博弈的战场从贸易领域延伸至科技高地。美国试图通过“技术脱钩”遏制中国发展,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主义的技术封锁都将反噬自身。科技合作应造福人类,而非成为政治工具。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或许不在华盛顿的政策文件里,而在中国的实验室、芯片厂和超级计算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