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仗打了这么久,现在最头疼的不是前线能不能顶住,而是兜里没钱了——直白说,就是快“断粮”了。以前还能靠西方大哥们接济,可最近风向变了:美国先往后缩了,欧盟内部又吵得像一锅粥,泽连斯基看着空荡荡的钱袋子,估计夜里都睡不好。
先说说乌克兰有多缺钱。之前军费就一涨再涨,2025年国防预算从527亿美金提到707亿,最近又加了78亿,可就算这么加,钱还是不够花。2026年的预算草案更吓人:要花1140亿,实际能赚的只有680亿,缺口大得能吞下一整个小国家。现在乌克兰所有税收都得拿去养军队,教育、医疗这些民生事儿,全靠别人捐钱。有媒体说,按现在的情况,手里的钱顶多撑到明年4月,每个月都在硬扛,征收税难,军费又一分不能减,简直是走一步看一步。

乌克兰也不是没盯着“救命钱”——那笔冻在欧洲的俄罗斯资产,大概2000亿欧元,主要存在比利时。他们本来指望从这里抠出大部分军费,可这事没那么简单:把钱冻着是一回事,真要没收、变现再给乌克兰,涉及到国际法、国家主权这些绕不开的坎,一步错了就可能捅大篓子。
可更糟的是,以前最给力的“金主”美国,现在有点想“溜号”了。之前特朗普时代对乌克兰还挺大方,现在美国国内政局乱糟糟的,中期选举又要来了,乌克兰援助成了“烫手山芋”——国会拨款法案卡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给钱。美国怕这么折腾影响自己的市场稳定,更怕开了“动别国资产”的头,以后别的国家不敢把钱放美国,所以干脆往后缩,把担子甩给了欧洲。
这下压力全到了欧盟头上,可欧盟自己却先吵翻了天。本来欧盟想了个“好办法”:用冻着的俄罗斯资产当担保,弄个1400亿欧元的贷款给乌克兰,既能救急,又能分散风险。可这事儿刚提出来,比利时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为啥?因为那些俄罗斯资产大部分存在比利时的银行,比利时怕这么干违反国际法,以后别的国家不敢把钱存欧洲;更怕俄罗斯反过来告他们,要他们赔巨额损失,自己可担不起这风险。比利时首相直接放话:要么所有欧盟国家一起扛风险,要么这事儿免谈。
除了比利时,斯洛伐克也直接“摆烂”。总理菲佐明确说:“我一分钱军事援助都不会给乌克兰,2026、2027年的担保我也不签。”其实自从菲佐政府2023年上台,斯洛伐克就没怎么给过乌克兰国家层面的军事援助,现在更是把话说死了。

欧盟内部还分成了两派:东欧的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些,态度强硬,想赶紧用俄罗斯的钱帮乌克兰,觉得“快刀斩乱麻”才对;可西欧的德国、荷兰这些国家不一样,他们自己经济就不好,通胀高,经济增长慢,还怕搞“共同债务”——就是欧盟一起借钱给乌克兰,以后成员国按经济规模分摊着还。德国、荷兰本来就怕破坏“财政纪律”,现在让他们多掏钱,国内老百姓肯定不乐意,所以一直拖着不松口。
原计划黄了之后,欧盟又急着搞“B计划”,可选项要么难要么坑:要么搞共同债务,可没人愿意担额外风险;要么干脆减少援助甚至放弃乌克兰,可这又打自己的脸——之前还承诺“长期支持乌克兰”,现在撤了,国际信誉要丢光,东欧国家也得闹翻天。说白了,“放弃乌克兰”更像是吓唬人的,就是想逼大家同意共同债务,可效果并不好。
现在最慌的就是泽连斯基。乌克兰就像个等着喂饭的孩子,外援一断,军队工资发不出,防空系统买不了,仗都没法打。所有人都盯着12月的欧盟峰会——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到时候还定不下援助方案,乌克兰是真的要“断粮”了。可欧盟的决策机制大家都知道,得所有国家同意才行,现在内部吵成这样,一个多月里要达成共识,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说来说去,美国先溜了,把烂摊子扔给欧盟;欧盟自己又拧不成一股绳,怕风险、怕花钱,吵来吵去没个结果;乌克兰这边等着钱救命,泽连斯基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近,却没什么好办法。要是12月的峰会还没个准信,乌克兰的麻烦就真的大了——到时候别说打仗,可能连基本运转都撑不住。这事儿说到底,还是西方一开始把话说太满,现在遇到真问题了,却没人愿意先扛起来,最后受苦的,还是乌克兰的普通人和前线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