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4脚还是6脚,有源晶振的核心都是一个集成了振荡电路与石英晶体的完整振荡器,即只需提供合适电源,便能自行在输出脚产生稳定精确的方波时钟信号,无需外部电路。
引脚定义与区别
4脚有源晶振:这是最常见、最基础的有源晶振。
引脚定义:
NC/OE: 悬空/不连接或者OE使能脚。
GND: 电源接地。
OUT: 时钟信号输出。
VCC: 电源正极。
特点:1脚如果是OE脚,则是一个数字控制引脚
当OE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取决于型号)时,晶振正常输出时钟。
当OE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时,晶振输出被关闭,输出引脚进入高阻态。这个功能非常有用,可以用于省电、热插拔或在多个时钟源之间进行切换。

1脚如果是NC脚:就是普通的有源晶振
如果客户在购买有源晶振产品没有特殊说明,通常1脚为空脚,内部不连接任何电路,PCB布线时可以悬空或接地(取决于具体型号的数据手册,但通常建议悬空)
PS:通常判定1脚的位置是看产品表面丝印,如我司SJK的有源晶振产品会在1脚的正面有一个圆点标志指示为1脚,或通过引脚的形状进行区分。
2脚为GND脚,即电源接地脚。
6脚有源晶振
6脚封装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引脚,主要有两种类型:
类型A:增加“输出使能”功能
引脚定义:
OE: 输出使能。
NC: 悬空/不连接。
GND: 电源接地。
OUT: 时钟信号输出。
NC: 悬空/不连接。
VCC: 电源正极。
特点:
增加了OE引脚: 这是一个数字控制引脚。
当OE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取决于型号)时,晶振正常输出时钟。
当OE为低电平(或高电平)时,晶振输出被关闭,输出引脚进入高阻态。这个功能非常有用,可以用于省电、热插拔或在多个时钟源之间进行切换。
类型B: 差分信号输出
引脚定义:
OE: 输出使能。
NC: 悬空/不连接。
GND: 电源接地。
OUT: 时钟信号输出。
OUT(——:差分信号互补输出。
VCC: 电源正极。
特点:增加了OUT(——引脚:差分晶振产品LVPECL、LVDS、HCSL、CML等差分信号输出时,会多一个差分信息互补输出。
其中4脚和5脚都是输出脚,只是差分信号传输时在这两个脚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
差分晶振的作用:具有卓越的抗干扰能力、更低的电磁辐射、更低的时钟抖动、适合长距离传输。

类型C: 增加“电压控制”功能
引脚定义:
VC: 电压控制引脚。
OE: 输出使能。
GND: 电源接地。
OUT: 频率输出脚。
OUT(——)/ NC: 差分信号互补输出脚,CMOS输出为NC悬空-不连接。
VCC: 电源正极。
特点:
增加了VC引脚: 这实际上是一个压控晶体振荡器。
通过给VC引脚施加一个变化的电压(通常在0V到VCC之间),可以在一个小范围内微调输出时钟的频率。
这个功能常用于锁相环、频率同步或时钟恢复等需要动态调整频率的电路中。
一个OE引脚: 相对于普通有源晶振,2脚为OE引脚,通过高低电平来决定晶振是否启动,达到降低功耗等功能。
不能直接替换:4脚和6脚晶振的引脚定义部分是不兼容,绝对不能直接互相替换! 必须根据你的电路设计和芯片需求来选择正确的型号;或者直接与我司销售工程师进行沟通是否能直接替换。
务必查阅数据手册:在选用任何晶振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其数据手册。确认:
电源电压:是3.3V,5V还是1.8V?
输出电平:是CMOS,LVDS还是其他?
引脚定义:特别是对于6脚晶振,要确认第1脚是OE还是VC,以及其有效的电平是什么。
NC脚处理: 按照数据手册建议处理NC脚,通常是悬空,不要连接。

PCB布局:
晶振应尽可能靠近所用芯片的时钟输入引脚。
VCC引脚需要就近连接去耦电容,以滤除电源噪声。
对于6脚有源晶振,如果OE或VC功能不需要使用,应根据数据手册将其连接到固定的上拉或下拉电平,使其处于默认工作状态,而不是悬空。
因此,在选择时,你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来决定使用哪一种,并在设计和焊接时严格区分它们的引脚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