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再度引发全球关注。在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于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落实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这一举动无疑给持续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曙光。
中美贸易(资料图)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5月13日,也就是双方宣布达成“中美贸易协议”的两天后,美国商务部突然发布了意在打压中国人工智能(AI)的指南,企图在全球范围内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特别是华为昇腾芯片。这一举措瞬间打破了短暂的平静,让中美关系再度陷入紧张局势。美国的这一行为,显然是对日内瓦会谈共识的公然违背,其单边霸凌行径昭然若揭。
华为昇腾芯片作为华为公司在AI领域的核心成果,采用自家的达芬奇架构,性能卓越。昇腾910的半精度(FP16)算力高达320 TFLOPS,整数精度(INT8)算力达到640 TOPS,而功耗仅为310W;昇腾310在典型配置下可输出16TOPS@INT8、8TOPS@FP16,功耗却仅有8W。如此出色的性能,使其在全球AI芯片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昇腾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国际上,也有不少国家对其青睐有加,马来西亚利用它构建政务云,德国实验室借助其开展自动驾驶测试。
美国此次针对华为昇腾芯片的禁令,声称是出于“国家安全和技术领先地位”的考虑,但这一理由实在难以服众。回顾过往,美国对华为的5G技术也曾以同样的借口进行封杀,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其维护自身科技霸权的手段。如今故技重施,其真实目的不言而喻。
华为芯片(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无理行径,中国迅速做出强硬反击。一方面,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多次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强调美方行为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威胁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稳定,冲击全球科技创新。同时警告任何组织和个人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措施,将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法规,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中国利用自身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对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全链条管控。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全球80%以上的供应依赖中国。中国此举直接击中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要害,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航空航天、电动车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内部对于政府的这一举措也并非一致支持。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公开批评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他指出,这些措施不仅迫使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失去主导地位,还让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获得了发展机遇,加速了自身的成长。他认为出口管制最终是失败的,美国政府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帮助”中国企业。此外,美国半导体协会(SIA)、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ITI)等行业组织,以及甲骨文等企业,也纷纷对政府的措施表示反对,担忧这将严重削弱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
在这场激烈的科技与贸易博弈中,华为并没有坐以待毙。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昇腾芯片性能,开发新的AI框架,进一步巩固自身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目光投向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凭借高性价比的昇腾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新客户。与此同时,国内各地政府和企业也纷纷加大对AI国产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应用昇腾芯片,华为的AI生态圈不断壮大。
美国半导体(资料图)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对华为昇腾芯片的禁令很难达到其预期目标。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不容忽视,华为昇腾芯片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在国际市场上也逐渐崭露头角。而美国的禁令,不仅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还引发了其国内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不满,甚至在国际社会上也面临诸多批评。美国若继续一意孤行,不仅无法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反而可能损害自身在全球科技和贸易领域的地位,最终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下场。这场中美之间的科技贸易较量,仍在持续,未来的走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