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工昌
2025 年 8 月 15 日,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了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这意味着从2027年起,大众在中国卖的每一台大众燃油车的电子电气架构,都将有小鹏的印记。这看起来有些魔幻的事真的发生了真真切切发生了。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小鹏汽车将把自己最核心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提供给大众汽车使用。而最令大众惊异的是,小鹏技术将全面接管大众在华庞大的燃油车基本盘。根据大众中国区负责人贝瑞德的说法,从2027年开始,这套源自小鹏的技术架构,将覆盖大众品牌在中国生产的全部燃油车型。
(它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全球5到10年已成行业共识……这些曾经被贴上“本土优势”标签的技术壁垒,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撬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①
大众与小鹏已深度捆绑
2023年7月,大众宣布向小鹏投资大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约 4.99% 的股权。
2024年3 月,双方订立战略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以及联合采购计划。
2024年 4 月,决定基于小鹏最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EEA3.5,共同开发 CEA 架构,并将其应用于 2026 年在中国生产的大众汽车品牌电动汽车中。
同年7 月,大众数百位工程师入驻广州小鹏总部,双方在广州和合肥建立联合开发项目组,全力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 CMP 和 MEB 平台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从联合开发整车,升级到了联合开发和采购核心技术,特别是明确了要共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
2025年8月份的这次官宣,合作范围更是从电动车扩展到了大众的根基——燃油车。这标志着双方已经从最初的有限的试探性合作,进入了高度机密的深度捆绑的阶段,小鹏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大众的彻底认可。
大众曾成立一个专门的软件子公司CARIAD研究电子电气架构,但根据大众集团发布的财务报告,2025年上半年,这个CARIAD公司和电池业务一起,就造成了高达17.6亿欧元的亏损。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搞出什么名堂。大众集团的高管对此看得很清楚。
此次与小鹏在电子电气架构技术的战略合作,对大众提升国内市场表现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将 CEA 架构延伸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大众能够巩固在传统动力车型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大众也可借助小鹏在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快产品的研发和升级速度。
大众与小鹏的深化合作,将改变市场竞争的力量对比。大众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销售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结合小鹏的先进技术,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先进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也将使大众的产品脱颖而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②
而小鹏能让全球顶级车企在这方面臣服,也是走过一段弯路。
2022年,小鹏汽车交付量在上半年还位居前列,但到了下半年,却跌至末尾,年底时,月交付量更是下滑至五六千辆。尤其是旗舰车型G9的上市,因配置版型混乱等问题而表现惨淡。
当时的小鹏汽车几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何小鹏三顾茅庐请来赋闲在家的王凤英担任小鹏汽车的总裁。在王凤英的引领下,小鹏汽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
她的第一把火,直接烧向了混乱的内部管理和失控的成本,问题严重的采购部门,12人的核心高管团队,一口气换掉了10个!
第二把火是对销售体系下手。王凤英果断推出“木星计划”,大刀阔斧地整合渠道,用更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经销商模式逐步替代了高成本的直营模式,终结了内耗。同时把全国原本的4个大销售区,精细地拆分成了25个“战区”,缩短了管理链条,让总部决策效率更高。
产品线王凤英果断“做减法”,聚焦核心的SUV产品线,强调“智能化”这个核心卖点,砍掉冗余配置和版本,让产品定位瞬间清晰起来。
更狠的是成本控制,在与滴滴合作的MONA M03项目上,仅前期就硬生生砍掉了4000元成本!连员工出差,她都要求能坐高铁就不坐飞机,坐飞机也得选最便宜的航班。这种迅速为小鹏止了血。
何小鹏对这位搭档赞不绝口,说她“超级努力,有责任心,超出想象”,甚至公开表示:“小鹏内部全都得听王凤英的,包括我自己!”④
小鹏销量涅槃重生
经历了涅槃重生的小鹏2023回暖,2024冲刺,2025迈向顶峰。
2025年7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成绩。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03,181台,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2025年1-6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台,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其中,小鹏X9第二季度交付7,451台,环比增长112%,同比增长41%,2025款小鹏X9上市至今已连续两个月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小鹏P7+作为全球首款AI汽车,上已累计交付车辆超62,000台,连续7个月成为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MONA M03 Max新车上市即交付,订单占比稳定在80%以上。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台,持续领跑A级纯电轿车市场。
6月堪称小鹏丰收月。
5日,小鹏汽车联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车载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这是全球首个真正融入AI智驾的HUD解决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视觉效果最好的AR-HUD。
11日,小鹏G7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共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作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AI汽车,小鹏G7开启预售46分钟小订突破10,000台。
12日,小鹏汽车作为唯一受邀演讲的中国车企,在AI业界顶尖自动驾驶研讨会CVPR 2025分享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研发进展,同日,小鹏汽车携多款重磅产品亮相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同时亮相的还有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陆地航母”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产品,并成为香港首个获批遥控泊车功能升级的电动车品牌。
19日,小鹏汽车在印度尼西亚正式推出旗舰车型小鹏X9,并宣布右舵版X9将于今年7月在当地投产,印尼本地化生产将成为小鹏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截至今年6月,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鹏汽车出海步伐继续加速,持续领跑中国新势力出海赛道。
从市场分布看,今年1-5月,小鹏汽车在爱尔兰、荷兰、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比利时、新加坡、以色列9国稳居新势力品牌海外销量榜首。其中,小鹏G6是欧洲中高端纯电中型SUV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型,小鹏G9则是欧洲中高端纯电中大型SUV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车型。⑤
进入7月,1日,小鹏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升级,每年239元即可享至高100万元保障。小鹏7月交付量创单月历史新高,达3.67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229%。7月推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并计划于8月发布全新小鹏P7。 全球排名:2025年上半年,小鹏纯电销量位居全球前六。
2025年恢复至新势力前三
截至2025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头把交椅”易主。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销量前三新势力分别为零跑汽车、鸿蒙智行、理想汽车,如果按照单一品牌计算的话,前三新势力则为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据小鹏汽车发布最新交付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小鹏汽车目前在行业中排名前三,与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同属第一阵营,旗下P7+、MONA M03等车型持续畅销。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下半年,小鹏汽车还将推出换代小鹏P7。
从上半年新能源车的销量看,小鹏整体销量排名第四,单车品牌销量排名第三,目标完成度排名第一。从目标完成率来看,小鹏汽车也是第一,上半年目标完成率为56.3%,是唯一超过50%的品牌,全年目标为35万辆。⑥
同样是“新势力”,为什么小鹏明显后劲更足?
小鹏的发展轨迹起伏明显。回顾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2019-2021年凭借P7的智能驾驶优势与XNGP系统布局,与蔚来、理想并称“蔚小理”,甚至一度以智能驾驶和高性价比对特斯拉Model3发起挑战;2022-2023年因G9配置策略混乱、外部竞品冲击陷入低谷,销量一度跌落至月均不足万辆,2023年全年销量开始被零跑反超,此阶段,小鹏在纯电赛道还面临降价和华为智驾技术的双重冲击,销量增长掉队明显。
2024年至今,小鹏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产品策略革新与技术降本成功实现“V型反弹”。尤其是从2024年11月小鹏P7+上市以来,小鹏凭借MONAM03与P7+形成的双剑合璧态势,迅速完成破局。2024年第四季度其便以91507台的交付创下当时的单季历史新高,全年营收增长33.2%,毛利率提升至14.3%,净亏损收窄44%。
进入2025年,小鹏的复苏态势彻底爆发:一季度手握MONA M03、P7+、X9、2025款G6/G9等多款热销车型——其中MONA M03上市8个月交付超10万台,登顶A级纯电轿车销冠;X9 2025版凭借后轮转向与智能辅助驾驶优势,连续两月蝉联纯电MPV销冠。
后来居上靠硬核科技
过去7年间,小鹏经历了从领跑、掉队到复苏的“惊险”历程,翻盘的本质是技术长期主义的胜利——成功以全栈自研构建了代际领先优势。
首先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全面突破。小鹏 XNGP 系统通过2K纯视觉占用网络大模型升级,实现全国2595个城市及公开道路全场景覆盖,智驾能力提升2倍。更关键的是其车端超算平台的构建,图灵AI芯片与其自研的720亿参数大模型的量产,让15万元级的MONA MAX首次搭载高阶智驾,打破“智能驾驶仅限高端车型”的行业惯例。
其次,三电技术普惠化落地。G6、G9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5分钟补能130-200公里,低温续航达成率提升至92%,电驱综合效率优化至92%;全新“鲲鹏超级电动体系”整合800V高压平台与固态电池技术,目标实现10分钟充电400公里,彻底解决用户补能焦虑。
另外还得益于其精准的产品定位,小鹏首款车型G3定位15万级市场,避开高端竞争,通过高性价比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后续产品P7+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电动领域的竞争力,通过“错位竞争”策略(如用更高配置实现更低价格),精准满足追求品质与性价比的消费者需求。
智能驾驶被行业视为标杆。 多元化布局上,同时推进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三大战略,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就车机系统而言,小鹏汽车已经衍生出了Xmart OS 3.0车载智能系统,在语音控制层面与驾驶辅助层面,小鹏汽车更是行业领先。
另外在飞行汽车行业方面也是国内领跑者,小鹏汇天已累计研发出六代飞行产品。既拥有智能汽车舒适、便捷的驾驶体验,能够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⑦
小鹏拥有“三个战略布局”加“一个核心”,三个战略布局分别是“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当然,这三个战略布局还有一个核心来串联,那就是“小鹏图灵芯片”,单颗算力高达750TOPS,已经是领先市场主流的车规级芯片产品,多颗串联更大大提升未来的拓展可能性,这就是小鹏要“起飞”的底气。
对于小鹏而言,与大众的深度合作除了在销量上获得助力外,还在多个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在财务方面,大众的资金投入以及合作带来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有效改善了小鹏的财务状况。2024 年第一季度,小鹏营收为 65.5 亿元,同比增长了 62.3%,毛利率大幅提升至 12.9%,同比提升了 11.2%,其中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较 2023 年同期大幅上涨,这部分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大众的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在技术研发方面,与大众这样的全球汽车巨头合作,小鹏能够接触到更先进的汽车工程技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供应链降本经验,有助于小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平。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大众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小鹏在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和形象,使小鹏在资本市场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展望未来,随着小鹏与大众合作的持续深入,在市场拓展方面,大众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可能为小鹏打开海外市场的大门,助力小鹏实现国际化战略。
小鹏与大众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双方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这一合作将在销量提升、市场份额扩大、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双方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将对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的变革。⑧
仍需构筑更多支撑底牌
小鹏汽车想要在新一轮周期中站稳脚跟,仍需要构筑更多支撑底牌。
小鹏 P7/图源:小鹏汽车
首先,小鹏汽车需继续强化产业一体化建设。包括对上游电池供应的掌控、中游零部件自制率的提升和质量的管控、下游服务网络优化,构建从研发到售后的全链条竞争力。
其次,加速向外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小鹏增长新引擎:一季度海外新增门店超40家,开拓英国、印尼等关键市场,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70%,中高端新能源出口蝉联榜首。目前,小鹏已进入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充电网络覆盖31个国家207万根充电桩,与大众、bp pulse等国际企业达成合作,在欧洲高端纯电市场打开了一定知名度;不过,远未构建好本土化产能供应体系。
2025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对外公布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分别是:AI和汽车的融合、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对于第二条增长曲线,小鹏汽车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成为公司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中之一便是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其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成为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小鹏还规划了另外两条增长曲线:AI和汽车的融合以及具身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
量产能力扩张、供应体系的强化、向外扩张加码,抑或是持续深耕AI等前沿技术应用的开发……这些都是小鹏从自身发展基因出发做出的战略抉择,长期似乎均具备极大潜力。⑨
人形机器人被小鹏汽车视为第三条增长曲线,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6 年内能够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达到行业领先的智能水平,并且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来实现快速进化。
2025年4月,小鹏人形机器人第四代产品——小鹏IRON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在车展现场向观众展示了极强的语音交互、行走、手指灵活度等多方面能力,广受好评。下一步,在AI汽车上量产的小鹏图灵AI芯片将会部署在小鹏第五代机器人上,从而大幅提高其端侧算力。⑩
突然崛起,一度沉沦,后来居上,冲刺顶峰。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像极了目前整体运行的中国经济,而其电气电极工程被全球最大的大众公司购买合作,更是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小鹏的未来的确并非一片坦途,但也的确令每一个关注的人充满信心。
[引用]
①(何小鹏拿下大众汽车 车市老爷子2025-08-17 )
②(高度互信!小鹏与大众宣布扩大电气架构合作协议 电动EV头像电动EV 2025-8-15)
③(长城“救星”王凤英,助力小鹏汽车涅槃重生 小明的奇妙奇遇2024-12-30)
④(3年干出1200亿,长城魏建军给她500万年薪,何小鹏三顾茅庐请她 九品青史 发布时间:2025-06-11 )
⑤(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2025上半年累计交付197,189台,超过2024全年交量 来自小鹏汽车2025/07/02)
⑥(5年新势力大调整!半年销量榜出炉 新浪财经2025-07-06 来源: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⑦(同样是“新势力”,为什么小鹏明显后劲更足?答案耐人寻味 汽车情报2022-06-17 )
⑧(高度互信!小鹏与大众宣布扩大电气架构合作协议 电动EV2025-8-15)
⑨(马太效应下突围!小鹏凭啥成新势力“淡季黑马”? 港股研究社2025-08-05 )
⑩(小鹏Q1亮眼成绩背后:自我造血能力增强,大产品周期加持、AI全栈自研体系助力拉开与行业代际领先差距 来自小鹏汽车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