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药物知识的普及,许多人已经关注到了服药前要弄清楚剂量和合并用药,也十分注意服药禁忌,但却很少有人将“晒太阳”与药物副作用联系起来。然而,药物与阳光的“相遇”可能潜藏风险,这就是常被忽视的“药物光敏反应”。
一、什么是药物光敏反应?
药物光敏反应是指在使用某些药物(无论是口服还是局部涂抹)后,皮肤对紫外线(包括阳光中的UVA和UVB)的敏感性显著提升,从而引发异常的皮肤反应。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药物本身的直接过敏反应,而是药物成分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会攻击皮肤细胞或引发免疫反应。通常,这种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光毒性反应:最为常见,任何人均有可能发生,通常在暴晒后数小时内显现,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灼热感及疼痛,严重时会出现水泡、脱皮,甚至色素沉着。
光变态反应:相对较少见,属于免疫反应范畴,可能在暴晒后1-2天内出现,表现为湿疹样皮疹、瘙痒及风团,且存在反复发作的风险。
二、哪些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药物光敏反应?
三、服药期间如何防晒才安全?
1.预先查阅说明书
获取药物后,需认真研读“注意事项”,若提示“避免日晒”、“可能引发光敏反应”等提示信息,必须予以高度警觉。在用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1 - 2周内(部分药物代谢相对迟缓),均需做好防晒措施。
2.科学规避强光
服用上述药物后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最为强烈的时间段外出。如若确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
3.优先选择物理防晒
穿着透气性良好的长袖衣裤(建议选择浅色系,以减少吸热)、佩戴宽檐帽(有效遮挡面部和颈部)、使用UPF50+的防晒伞,从物理层面有效阻断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4.正确使用防晒霜
选择SPF30以上、PA+++级别的广谱防晒霜(能够同时抵御UVA和UVB),并在外出前30分钟进行涂抹。
四、已经发生光敏反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应避免继续被光照;其次,可进行局部冷敷并外涂润肤霜。必要时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以抗炎,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可有效减轻瘙痒。严重症状者请立即就医!
除出现严重症状外,切勿擅自因药物光敏反应停用以上用药(尤其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治疗药物),如需停药,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
(供稿:药剂科 吴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