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电子印章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一政策的落地不仅为电子印章的应用加强了管理和操作层面的法律依据,更标志着电子印章进入更重视“规范化、合规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印章将在政策红利驱动下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合规”成为电子签章行业入场券,契约锁持续领跑中大型客户市场
《办法》的核心在于破解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法律效力的明确性与应用环境的统一性。它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规范了管理职责、申领流程和使用原则,推动电子印章管理和使用标准制定,为电子印章全面普及扫清障碍,核心措施如下:
监管职责清晰:由国密局、办公厅、工信部、公安部四部门协同,避免多头管理,保障标准落地。
申领程序明确:鼓励各地指定部门负责电子印章申领,支持适当简化企业申领程序,加速区域普及。
使用原则强化:“谁所有、谁控制,谁签章、谁负责”的原则,促使组织加强内部风控。
服务分工明确:要求电子认证由专业CA机构提供,鼓励电子印章系统与电子签章系统、电子签章验证系统独立部署,推动产业链分工专业化。
对于服务商而言,在电子签章普及应用的下半场,“合规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当前,电子签章市场产品众多,包括“平台型产品、CA厂商旗下产品以及互联网大厂扶持产品”等多种类型,其中契约锁作为以“强合规”著称的头部厂商,在中大型客户市场凭借客户总量第一、本地化部署量第一等多项成绩持续领跑。
以下是契约锁等6家主流电子签章厂商综合能力的对比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厂商公开资料综合)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契约锁的主要服务群体聚焦在政府、央国企以及各领域的中大型企业,这类组织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电子签章应用起步早,对于合规的要求极高,契约锁能成为该领域首选平台的核心原因不外乎这三种:
1、资质完备,合规能力经得起考验
契约锁已经取得了包括“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CMMI3、等保三级以及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特种行业(公章)许可证”等多项行业权威资质认证,产品从研发到使用全部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并且已经各个行业的1000多种业务场景中应用实践。
2、诚信经营,成立至今零诉讼纠纷
根据企查查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信息显示,契约锁成立十年以来不涉及任何客户方诉讼纠纷,是一家专注做产品的企业,也是值得信赖的电子签章厂商伙伴。
3、安全可信,产品技术成熟
产品实力方面,契约锁本地化部署能力突出,可以满足中大型企业数据本地存储的要求;支持国密算法,可以提供全链路数据存证、查验、出证等服务,并且全线产品已经实现软硬件国产化适配,与中大型企业数据安全要求相匹配。
二、电子签章下半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契约锁如何进一步引领中大型组织的市场?
在新技术、新规范的驱动下,电子签章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明显趋势:
1、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目前,电子签章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阶段。随着《办法》的实施,市场份额将加速向契约锁等合规基础牢固的头部企业集中。这些企业不仅具备全面的资质认证,更在政务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根据数据显示,契约锁至今已经服务了42000多家中大型客户,其中包括480多家大型央国企、200多家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市占率行业领先。
2、新技术融合加速:
电子签章行业正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突破。AI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合同条款风险识别、法律风险审查、合同文本起草等环节,根据契约锁产品实践,通过AI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帮助实现印章风险自动监测、预警和阻断,对于电子印章合规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3、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电子签章的应用正从泛化走向细分,针对不同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主流。在政务领域,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签”,解决异地盖章难题;在制造业,与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打通订单签署、物流追踪全链路。像契约锁这类拥有场景拓展能力的厂商服务优势明显。
结语:拥抱政策红利,共筑数字信任基础
《电子印章管理办法》的实施,是电子签章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对于政企组织而言,现在正是借势升级签署流程、提升数字化水平的良机;对于服务商,则需以合规为基石,共同推动电子签章实现“好用、通用、互信”。未来,电子印章规范的落实,将加速推动电子签章发挥数字基础设施价值,赋能全社会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