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景房”机箱在DIY玩家群体中备受追捧。不过,由于这类机箱前面板和侧板普遍采用玻璃材质,无法安装风扇,因此对于散热需求较高的用户来说,其实并不是最优选。如果你需要一款价格亲民、同时散热性能更强的机箱,不妨关注我们本期带来的这款安耐美风屿K1。它以不到200元的售价,支持最多11个风扇的安装,并特别针对显卡发热大户设计了辅助散热方案,兼顾性价比与高效散热。

产品参数
机箱结构:ATX
机箱材质:钢化玻璃、SPCC钢材
兼容主板:ATX/M-ATX/ITX
显卡限长:400mm
散热器限高:165mm
电源限长:150mm
硬盘位:3.5英寸×1、2.5英寸×1
扩展插槽位:7个
风扇位:主板旁120mm×2、顶置120mm×3、后置120mm×1、电源仓120mm×2、前置120mm×3或140mm×2(已预装)
水冷支持:顶部360mm/240mm水冷
接口类型:USB 3.0×1、USB 2.0×1、3.5mm音频×1
机箱尺寸:454mm×215mm×465mm
机箱重量:约5.6kg
质保年限:1年
参考价格:199元
风屿是安耐美近期推出的全新机箱系列,主打高性价比市场,与之前定位中高端的Pano D58系列形成明显区分。该系列首款型号风屿K1定价亲民,约为200元价位段,进一步拉低了装机门槛。风屿K1提供了黑白两种配色可选,价格上也略有差异:黑色版日常售价为199元,白色版则为259元。我们拿到的是黑色版本,而对于希望打造统一视觉风格主机的用户来说,白色版本更易于搭配浅色主题硬件,整体协调性更强,尤其适合追求清爽、简约或浅色系装机风格的玩家。
安耐美风屿K1为一款中塔ATX机箱,同时兼容M-ATX和ITX规格主板,机身尺寸为454mm(长)×215mm(宽)×465mm(高),整体体积控制得当,适合大多数桌面或置地摆放场景。机箱重量约5.6kg,属于200元价位机箱的常见水平,与此前我们评测过的Tt钢影透S等产品相近。通常而言,机箱重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用料的扎实程度。
尽管定位亲民,风屿K1在材质方面并未缩水。内部主体结构采用SPCC冷轧钢板,实测钢材厚度约为0.6mm,与市面上许多两三百元价位机箱处于同一水准。板卡安装区域结构稳固,即使用力按压也未出现明显形变,说明其足以满足主流显卡与主板的安装强度要求。

▲风屿K1的玻璃侧板厚度为3mm
机箱左侧板采用3mm厚度的钢化玻璃侧透设计,兼顾通透视觉与结构强度。需要注意的是,钢化玻璃虽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和耐磨性,但其抗冲击能力较弱,拆装时特别是边角处应避免磕碰,并远离尖锐物品,以降低碎裂风险。
风屿K1作为一款售价约200元的高性价比机箱,在细节设计层面延续了安耐美一贯的老牌专业性。其外部正面采用无螺丝固定的设计,区别于传统钢化玻璃侧透机箱常见的4颗正面螺丝固定方案,整体视觉呈现更趋简洁统一。

▲机箱采用卡扣固定设计,侧面没有任何螺丝。
该机箱通过尾部两颗螺丝与正面顶部卡扣的组合实现面板固定,既减少了拆装过程中螺丝数量带来的操作复杂度,又保持了结构稳定性。具体拆卸流程为:首先拧开尾部两颗手拧螺丝(首次操作可能需借助螺丝刀辅助),随后通过尾部靠上方位置的凹槽处稍用力抠开侧板卡扣,最后沿垂直方向向上提拉即可完成侧透玻璃的分离。

▲机箱的另外一面侧板配有通风孔
在接口配置方面,风屿K1延续同类机箱的顶部侧边布局传统,配备1个USB 3.0接口、1个USB 2.0接口及1个3.5mm音频接口。其电源键与重启键采用长键程设计,触压反馈清晰且回弹迅速。靠近接口区域的另一侧侧板设置有侧进风口,采用MESH网孔结构。

▲机箱顶部侧前方是它的接口部分,配备了1个USB 3.0接口、1个USB 2.0接口以及1个3.5mm音频接口。

▲机箱前面设计有大面积Mesh网孔
机箱顶部沿用磁吸式滤网设计,便于用户快速拆卸清理积尘。前脸区域同样采用大面积MESH网孔结构,作为主要进风通道,虽未内置磁吸滤网,但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自主单独购置防尘滤网,兼顾散热效率与维护便利性。整体来看,风屿K1在成本控制与功能性设计之间实现了平衡,既满足基础使用需求,又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日常操作的便捷性。

▲机箱顶部整块区域都是通风孔,配备了磁吸式滤网可方便清洗。
安耐美风屿K1预留了11个风扇位,这在同级产品中数量是最高的。其中顶部可安装3个120mm风扇,也可安装1个360mm或240mm水冷冷排,主板位的旁边可安装2个120mm风扇,后部可安装1个120mm风扇,底部电源仓位置可安装2个120mm风扇。另外,前部还预装了2个140mm风扇,也可以更换安装3个120mm风扇。其安装风扇总数多达11个,多方位的风扇布局,可形成立体式散热结构。

▲机箱标配两个140mm ARGB风扇
对于这11个风扇位的设计,我们给出的风道设计建议是:可前部、底部进风,然后利用热气流上升的特性,设置顶部、侧部以及尾部出风。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风扇的时候切记风扇的朝向。

▲机箱内部空间很宽敞,左侧为板卡区,右侧为风扇位。
值得一提的是,风屿K1在底部风扇位的设计上颇具巧思。与多数机箱将风扇直接置于电源仓上方的常规方案不同,它采用了独特的“下沉式”布局。这种设计能够使底部进风更直接地导向显卡,同时加大风扇与显卡之间的垂直距离,有效避免两者气流发生紊流干扰,从而优化了底部进风效率,有助于维持显卡与整机的稳定散热。
而为了在这一下沉式结构下确保电源的兼容性,风屿K1创新地将电源安装位与硬盘仓位置进行了互换,改为“前置电源”布局。这一调整成功为底部风扇争取到了更多垂直空间,也体现出其在结构设计上的灵活考量。为方便用户安装,机箱还贴心标配了一条电源延长线,即便电源前置,也能轻松连接外部供电接口,兼顾了设计合理性与装机便利性。

▲该机箱的背线空间深度约21mm
风屿K1支持安装ATX、M-ATX和ITX类型的主板,如果不是旁边预留有风扇安装位,我甚至一度怀疑它可以安装E-ATX主板。它的背线空间深度实测超过了20mm,能完全满足走背线需求。机箱底部的硬盘位可安装1块3.5英寸和1块2.5英寸硬盘,表面上看似乎硬盘位不算多,实际上现在主板大多集成了M.2 SSD插槽,机箱的两个硬盘位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甚至可以组RAID。

▲机箱底部的电源安装位(左侧)和硬盘安装位(右侧)
这款机箱的PCI扩展插槽达到了7个,通常安装一块显卡会占用机箱两个(部分高端显卡会占用超过3个)PCI扩展插槽。风屿K1的显卡限长达到了400mm,可轻松满足像NVIDIA GeForce RTX 5090D V2这类顶级显卡的安装。此外,这款机箱的CPU散热器限高达到165mm,可安装思民ZET5和大霜塔这类中型风冷散热器。当然,为了确保拥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更强的散热性能,对于使用高性能处理器的用户我们仍然建议安装360mm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此外,这款机箱可安装标准规格的ATX电源(限长150mm)。

▲附带的配件一览
我们随机选用了一款标准规格的ATX主板、耕升GeForce RTX 5090 D V2追风OC显卡以及思民ZET5风冷散热器等主要硬件对风屿K1进行了装机体验。
在装机流程上,如果使用的是风冷,建议用户首先将处理器、散热器以及内存预装在主板上之后,再连同主板一起装入机箱中。我们使用的是思民ZET5风冷散热器,这是一款中型塔式的风冷散热器,高度达到158mm,也就是刚好在风屿K1的165mm的范围内。在安装了散热器后可以看到风扇的顶端距离玻璃侧板有一定间隙,由此可见风屿K1对风冷散热器的兼容性很高。当然,我们更加推荐使用兼容性更好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在安装了长度达到了335mm的耕升GeForce RTX 5090 D V2追风OC显卡后,显卡末端与前面板风扇之间的距离约90mm,有非常充足的空间。
我们使用的耕升GeForce RTX 5090 D V2追风OC显卡长度达到了335mm,这款显卡会占用3个PCI槽位,在安装完成后,显卡末端距离机箱前风扇位还有约90mm的距离,实际上比风屿K1官方标称的400mm有更长的安装空间。使用这款机箱即便安装非公版的顶级显卡也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市面上的顶级显卡长度基本在400mm以内。另外,不用担心显卡与机箱侧部的风扇位冲突,实测在安装显卡后,机箱侧部风扇位正好可以安装一个宽度为25mm的散热风扇,两者之间有2mm左右的间隙。
安耐美风屿K1黑色版的日常售价为199元,这一价位段正是许多二三线机箱品牌竞争最为集中的区域。作为一线机电品牌,其在做工与用料方面均体现出诚意。此外,风屿K1具备宽敞的箱体空间,不仅支持ATX主板,也能轻松容纳当前市面上的高端显卡,为用户后续升级留出充足余地。从整体配置与定价策略来看,安耐美显然将风屿K1定位为一款走量型产品,既满足用户对高效散热与扩展性的需求,也让预算有限的玩家能够以亲民价格享受到一线品牌的品质保障。
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