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再次升级,甚至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这不禁让人回想起骆家辉去年发表的言论,他曾说美国不愿看到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仅凭这一句话,美国就想剥夺中国发展的权利,完全展示了美式霸权的逻辑。

——·拙劣的“狠话”·——
骆家辉是广东台山人,第三代华裔美国人,2011年成为中美建交以来首位担任驻华大使的美国内阁成员。奥巴马提名他时明确表示,骆家辉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合适人选,因为他有中国血统,可以作为“商业中国通”帮助美国企业在中国获取更多机会。
然而,这位曾被寄予“沟通桥梁”希望的大使,在2024年1月却公开宣称:“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因为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这一言论彻底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真相。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便开始将芯片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是第一步;2022年,出台了更为严厉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业内人士称其为“经济战宣言”,不仅限制芯片出口,还封锁了相关设计软件、制造设备乃至技术服务。

骆家辉坦言,美国确实在竭力阻止中国获得美国公司先进芯片,还向荷兰ASML施压要求取消对华光刻机的订单。此类行动,正是美国持续施压中国芯片产业的表现。他的话语恰恰揭示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崛起的焦虑。
中国每年在进口芯片上的花费已经超过了石油,这也让美国感到焦虑。中国在超算等领域取得的快速进展,让美国逐渐感受到威胁。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曾指出,新政策不仅要阻止中国技术进步,还要试图扭转中国的现有技术水平。美国之所以对中国的自主研发发出警告,根本目的就是害怕中国在芯片领域取得突破,进而威胁到美国的技术霸权。

——·搬石头砸自己脚·——
然而,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越封锁越奋进”的韧性,那些曾被视为“卡脖子”技术的领域,正一个个被中国攻克突破。

最典型的例子是CMP设备,早些年国内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设备垄断。中国电科装备子集团自2015年起就组建了团队攻关,经过1600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在2017年成功研发出200毫米CMP商用机,不仅打破了外国设备的垄断,还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七成。

刻蚀机的技术突破同样令国人振奋。早在2018年末,中微公司就成功研制出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实现了设备的100%国产化,从生产到应用都彻底摆脱了外部制约。如今,中微公司能够满足国内95%以上的刻蚀设备需求,彻底打破了美日韩企业曾经占据市场90%的格局。
美国的封锁不仅没有遏制住中国的步伐,反而伤害了自身的利益。曾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芯片公司,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
以英伟达为例,其AI GPU曾在中国市场占据95%的份额,但禁令出台后,其市场份额几乎跌到零。英特尔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四年间其在华收入下降了50亿,占原收入的四分之一,且下滑趋势仍未止步。为了应对困境,这些公司高管频频前往华盛顿游说,抱怨若继续封锁,公司将难以为继。
更严重的是,美国的制裁扰乱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正常运转。荷兰的ASML公司也陷入了两难境地,中国市场曾为其贡献了42%的收入,但在美国的施压下,连维修许可都成为问题,订单谈判进展停滞不前,甚至考虑搬迁出荷兰。

韩国的三星、台积电等代工厂同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既依赖ASML的设备,又离不开中国市场。台积电曾尝试使用美国产的替代零件,但结果芯片的良品率大幅下滑,根本无法替代。
这些现实让骆家辉所谓的“警告”显得可笑至极。
而比他那句警告更值得关注的是,骆家辉始终无法摆脱的尴尬身份。

——·尴尬的“棋子”·——
骆家辉拥有华裔血统,但他的立场却完全倾向美国,这使得他在中美两边都不讨好,成了“边缘人物”。在美国政坛,他的华裔身份成了他难以摆脱的“政治包袱”。尽管他多次通过对华强硬的言辞表忠心,保守派依然对他心存怀疑。

2011年他刚被提名为驻华大使时,《华盛顿邮报》的读者评论区就充满了质疑声音,认为他可能会偏袒中国。共和党议员甚至在听证会上直截了当地问他,“如果中美发生利益冲突,您会效忠哪个国家?”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的幕僚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的肤色让他永远无法进入美国的权力核心。”

尽管骆家辉多次通过言辞来证明自己忠于美国,他的亲华血统始终让他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的主流政治圈。而他在中国的形象也同样受损,他被贴上了“香蕉人”、“背叛者”的标签。
早在2009年担任美国商务部长时,他就把对华强硬当成了“政治投名状”,在那一年,美国发起了超过十次对华的“双反”调查,许多中国企业因此陷入了困境。
2012年,他以驻华大使身份首次访华时,面对中国媒体关于是否为华裔身份感到自豪的提问,他先是强调“为祖先自豪”,然后却立刻转口说“但我是百分百美国人”,这种刻意切割的表态让中国公众对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

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无论其血统如何,作为美国官员,骆家辉的言行始终代表美国的利益”,直接指出他利用华裔身份打感情牌的虚伪。
如今,骆家辉再次跳出来警告中国不要自主研发芯片,本以为能再次讨好美国,却不料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尴尬身份和美国的虚弱。

他越是大声喊叫,越是证明美国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束手无策;他越是强调“美国利益”,越是凸显了其强行切割身份的苍白无力。
总的来说,骆家辉不过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中的一个棋子,而这个棋子甚至连自己身份的困境都解不开,他所说的“狠话”也失去了分量,反而成了美国焦虑的象征。

中国的发展从不依赖他人定义,而是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我们始终扎根自己的优势领域,深化创新,推动自主发展,并在挑战面前奋力突破困境,以坚定的步伐迎接时代的浪潮。
这种战略定力和实干精神,正是中国突破“卡脖子”困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未来,中国依然会专注于办好自己的事,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民族复兴,在风雨中愈加坚韧,在奋进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