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迈半导体冲刺港股,逼近300亿的估值与13.75亿亏损同在
创始人
2025-07-18 21:09:10
0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三生

作为一个被小米、宁德时代、红杉、高瓴等三十余家顶级机构共同“押注”的半导体独角兽,芯迈半导体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开启IPO之后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芯迈半导体头顶的光环不止于投资机构,其标签还有“全球OLED显示PMIC(电源管理芯片)过去十年总出货量第一”、“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第三”等,还曾在2022年达到200亿人民币的投前估值,仅用三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初创到独角兽的跳跃

但是,当芯迈半导体走到IPO之时,也是将众多光环和标签兑现为真正的市场价值之日,就必须剥去其光鲜的外表下,探寻更深层的东西。公司持续下滑的营收、未见好转的亏损、对单一客户的依赖以及尚在“烧钱”阶段的新业务,都已成为投资者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01 “光环”与“硬伤”同在

2019年成立的芯迈半导体崛起速度很快,当然,这背后离不开资本的强力催化和精准的产业并购。

成立后的第二年,芯迈半导体就吸引了海邦投资与智晶国际,估值一举达到50亿元。紧接着,2020年的A轮融资中,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宁德时代、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等巨头纷至沓来,进一步巩固了其50亿的估值。

到了2022年,其估值迎来爆发,当年其B轮融资完成时,其估值定格在了惊人的200亿元。三年估值涨三倍,这在半导体行业堪称奇迹。而伴随着估值上涨,其市场地位也在加强。

通过在2020年斥资3.55亿美元(约合23.86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顶尖电源管理芯片企业SiliconMitus,Inc(SMI),芯迈半导体获得了成熟的产品线与全球市场份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三,在全球显示PMIC市场位列第五;而以过去十年的总出货量计,其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更是高居第一。

这些“全球前列”的标签,构成了芯迈半导体冲击IPO的核心卖点。

但是,不论估值还是排名,都有虚幻的成分,观察一家公司真正的实力,还是要从业绩开始。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88亿元、16.40亿元和15.74亿元。不难发现,其已呈现持续小幅下滑的趋势。仅从这里就能发现,公司赖以成名的核心业务似乎已面临增长瓶颈,甚至出现倒退。

不仅如此,伴随营收瓶颈的是盈利能力的减弱。2022年至2024年,芯迈半导体的毛利率从37.4%一路下滑至29.4%。对此,公司将其归因于“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中国业务尚处起步阶段”。更值得关注的是,同期公司亏损分别为1.72亿元、5.06亿元和6.97亿元,亏损逐年扩大,三年累计亏损达13.75亿元。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公司亏损源于优先股等金融工具带来的财务成本。招股书披露,与赎回负债相关的利息支出在三年间分别高达3.72亿元、5.03亿元和5.46亿元,是账面亏损的主要推手。

但是,即便剔除这些非经营性因素,2022年和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和7692.3万元,到了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仍转为亏损,为5333.4万元。所以,即便剥离资本运作的影响,芯迈半导体的核心经营造血能力也已由盈转亏。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02 “一条腿”走路,结构性风险不得不防

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要从芯迈半导体的业务结构中寻找答案。《节点财经》观察发现,问题或许就在于公司有着“偏科”问题,依赖单一业务、单一客户、单一区域,一条腿走路,结构性风险不得不防。

从业务基本盘来说,芯迈半导体的营收几乎都建立在收购而来的SMI电源管理芯片业务之上。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分别为16.55亿元、15.97亿元和14.2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高达98.0%、97.4%和90.7%。

近年来,无论是用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业务,还是显示面板的显示业务,其收入均在持续下滑。而芯迈半导体超过九成的收入都来自于此,增长乏力在所难免。

相比业务单一,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同样忽视不了。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单一最大客户“客户A”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66.7%、65.7%及61.4%。这家被描述为“跨国大型家电及消费电子企业”的客户,几乎是一己之力撑起了芯迈半导体。

其在招股书中称,鉴于客户A的市场主导地位,对其依赖是常见现象。在《节点财经》看来,这种说法难以服众。如果客户A所处的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遭遇行业低谷,其就可能承受一定的风险传导。

而且,过度依赖一家客户,公司就极有可能丧失议价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维系与这位“金主”的长期合作,芯迈半导体或许难免被压低价格。这好像置身一个危险的循环:越是依赖,议价能力越弱;议价能力越弱,盈利空间越被挤压,就更不敢失去这个客户。

此外,从地理区域看,芯迈半导体的风险同样集中。2024年,其近七成(68.1%)的收入来自境外市场,招股书坦言,中国业务起步阶段的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所以,被寄予厚望的本土化战略不仅难以弥补海外市场,可能还进一步拉低整体盈利水平。

业务、客户、区域三大依赖症的叠加,构成了芯迈半导体发展的结构性瓶颈,其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

03 新业务新故事,能成新希望吗?

“一条腿”走路的问题,芯迈半导体显然也知道,所以,其迫切需要讲一个“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故事,即大力发展功率器件业务,并向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热门领域拓展。

图源:芯迈半导体招股书

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其功率器件业务的收入确实在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约2844.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53亿元,尤其在2024年实现了迅猛增长,营收占比也从1.7%提升至9.3%,看起来挺有前景。但是,目前该产品尚未实现盈利,各期毛利率分别为-0.5%、-74.4%、-4.6%。

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其功率器件产品的毛利率处于垫底水平。比如同期扬杰科技半导体器件的毛利率分别为36.52%、30.36%、32.21%,斯达半导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毛利率分别为39.65%、37.72%、31.37%,远高于芯迈半导体同类产品。

但是,为了打造新的增长引擎,芯迈半导体在研发上投入了重金。

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支出从2.46亿元猛增至4.06亿元,研发费用率也从14.6%飙升至25.8%。高昂投入下,芯迈积累了150项全球专利,但在构筑技术壁垒的同时,公司的现金流也在不断消耗。

三年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2.56亿元减少至15.39亿元,消耗超过7亿元。

综合来看,此时的IPO就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这并非锦上添花,而是决定芯迈能走多远的“雪中送炭”。光环之下,这家独角兽的价值将被重新审视。

相关内容

实探风波中的安世半导体东莞...
10月18日,据记者探访,荷兰政府干预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国庆...
2025-10-19 22:04:33
法国卢浮宫多件藏品被盗最新...
法国内政部长洛朗·努内兹今天(10月19日)表示,警方正在追捕3至...
2025-10-19 22:03:35
尤文图斯遭遇赛季首败,0-...
在意甲第八轮的比赛中,尤文图斯主场迎战科莫,最终以0-2的比分不敌...
2025-10-19 21:35:51
原创 ...
日本最强电子战部队曝光,老旧装备引质疑 老旧装备如何在现代战争中立...
2025-10-19 21:35:15
健信超导将上会:研发投入存...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公告,上市委...
2025-10-19 21:34:14
宽电压+高防护:卓尔凡40...
**专为挑战而生:卓尔凡400V油浸式稳压器,守护乌干达电力稳定*...
2025-10-19 21:09:13
卡塔尔工业稳定供电的基石:...
中国智造的高精度电力保障,正成为卡塔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卓...
2025-10-19 21:08:36
肯尼亚工业升级新引擎:卓尔...
中国智造的高精度电力保障,正成为肯尼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卓...
2025-10-19 21:08:03
A股重磅!刚刚公告,芯片大...
芯片领域,又迎来重大投资! 10月19日晚间,士兰微(600460...
2025-10-19 21:07:23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日本最强电子战部队曝光,老旧装备引质疑 老旧装备如何在现代战争中立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今,...
宽电压+高防护:卓尔凡400V... **专为挑战而生:卓尔凡400V油浸式稳压器,守护乌干达电力稳定**卓尔凡变压器厂家方小姐139-2...
肯尼亚工业升级新引擎:卓尔凡4... 中国智造的高精度电力保障,正成为肯尼亚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卓尔凡变压器厂家方小姐139-292...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发布《基准探测器技术设计报告》】10月19日消息,近日,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
上海男子有稳定工作和收入,却总... 一名男子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却对偷快递着了迷,竟将小区快递存放点当成了“自助超市”,经常在深夜、凌...
节能稳压器能省电吗 节能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节能稳压器主要是通过调整电压,使电压稳定在设备所需的合适范围内。当电压过高时...
周末重点速递丨市场高切低还会延... 一、重磅消息 10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
原创 苹... 自从苹果决定与Intel分道扬镳,转而全面拥抱自研的M系列芯片,这家科技巨头似乎重新掌握了硬件与体验...
原创 明... 就在特朗普因中方的稀土管制而破防之际,荷兰紧跟着上演了一出赤裸裸的“抢劫”中资企业的大戏——荷兰经济...
恒生电子联合创始人刘曙峰:大语... 10月18日,恒生电子联合创始人刘曙峰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大模型算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