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兑现降税承诺,特朗普突然又祭出新规。当90天谈判倒计时,遇上芯片围堵升级,特朗普最终的图谋能够如愿以偿吗?
【中国宣布对美加征关税税率降至10%】
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调整,即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税率降至10%,并在接下来的90天内,暂停实施额外加征的24%关税。这一举措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提供了一个积极信号。
自再次上台以来,特朗普的表现可谓是一出“变脸大戏”。这位美国总统以其出人意料和反复无常的政策,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高额关税成为他手中的一个“大锤”,在全球范围内挥舞,其目的就是为了逼迫各国,屈服于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
然而,现实却并没有如他所愿。面对中国这个成熟且战略稳健的经济大国,他不得不一次次地修改政策,从对电子产品的豁免到小额包裹的减税,再到如今的关税大幅下降,这些策略变化背后无不透露出,他在全球格局中步履维艰的窘境。
【中美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特朗普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中美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当前的关税削减,给全球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更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比如,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和投资审查,这些障碍如同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中美两国之间。
而就在这种微妙的时刻,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撤销由拜登政府拟定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这项原计划于5月15日生效的规则,正是为了对AI芯片的全球流向进行分级管理,而中国被列为了全面禁运的对象。
特朗普政府认为,该规则不仅限制了美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加重了企业的合规负担,对外交关系也有潜在损害。因此,他们推翻了这个决定。紧接着,美国又推出了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措施,目标直指中国。
【特朗普祭出新规围堵中国芯片发展】
首先,明确任何国家使用华为昇腾芯片,都被视为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
其次,警告任何将美国AI芯片,用于中国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潜在风险。
最后,向美国本土企业发出指引,以保护供应链不受转移策略影响。
显然,特朗普这是在为,接下来90天里的中美谈判制造筹码。试图通过这种强硬且带有针对性的芯片管制措施,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地位,并向中方施压以获取更多有利于美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利益的谈判条件。
从美国国内政治层面看,这一举措也有其盘算。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可能到来的中美谈判中,展示其对华强硬的姿态,以迎合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和选民,对于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诉求,巩固自身的政治基础和选票支持。
【特朗普为接下来的中美谈判制造筹码】
他们试图通过不断升级科技领域的对抗,营造一种美国在科技竞争中“占据上风”的假象,从而转移国内民众对于其他政治、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然而,这种做法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从全球科技产业格局来看,美国此举,严重破坏了全球芯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众多与芯片产业相关的企业,无论是美国本土企业还是其他国家的企业,都将受到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管制措施虽然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也将成为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政府和企业早已认识到,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多年来一直在加大在芯片研发、制造等领域的投入。
面对美国的制裁,中国将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加快突破芯片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而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也为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
【中国芯片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随着90天谈判期限的临近,中美围绕芯片等领域的博弈,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中国一定会在这场较量中,展现出自己的底气与智慧,不惧美国霸凌,坚定捍卫自身的核心利益。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合作共赢才是发展大势。中美两个大国唯有通过对话与协商,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方能找到共同繁荣的道路。特朗普政府应及时认清这点,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无论是经济反制、科技突破,还是在国际舞台上的灵活应对,都不会轻易让步。
如果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把美国商业利益置于世界经济秩序之上,不但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会损害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与地位。最终,受损的将是全美国民众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