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林立:联想的 ThinkPad、惠普的 Spectre、戴尔的 XPS、神舟的高性能游戏本……就连华为、荣耀、小米这些手机厂商也纷纷跨界,推出各类 Windows 笔记本。它们大多强调硬件参数、性价比,竞争激烈。但无论再怎么堆料,都始终绕不过一个事实:Windows 笔记本就是 Windows 笔记本。在体验层面,它们始终难以企及 MacBook,因为 macOS 带来的流畅、稳定和生态协同,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以前很多人望而却步,觉得 MacBook 贵得离谱,动辄万元起步。但近两年,苹果明显放低了姿态,价格下探趋势明显。以 2025 款 MacBook Air 13 英寸 M4 版本为例,16GB+512GB 的主流配置现在市场价已经跳水 3120 元。换句话说,你用中高端 Windows 轻薄本的预算,完全可以买到一台搭载最新 M4 芯片的 MacBook Air。这种“错位打击”,无疑让 MacBook Air 重新成为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也让人不仅猜测,是不是苹果开始清仓了?
MacBook Air 2025 款的核心是全新的 Apple M4 芯片。它基于第二代 3 纳米工艺打造,集成 10 核 CPU(4 性能 + 6 能效)+ 10 核 GPU,还内置 16 核神经网络引擎,专门处理 AI 相关任务。实际表现上,M4 的单核性能比前代提升 25%,多核性能提升 40%,GPU 性能更是大幅进化,首次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台 1.2 公斤的“轻薄小本”,在图形运算和 AI 加速方面,已经能和部分专业工作站掰掰手腕。
B面屏幕方面,MacBook Air 2025 款配备了 13.6 英寸 Liquid 视网膜屏,分辨率 2560x1664,支持 P3 广色域、原彩显示和 10 亿色彩。它的 500 尼特亮度虽然不是游戏本那种“刺眼流”,但在阳光直射下依旧清晰。更重要的是,色彩的精准和过渡的细腻,对设计师、摄影师来说,是生产力工具,而不是妥协的显示器。而53.8 瓦时的电池,最长可实现 18 小时视频播放或 15 小时无线上网。
接口方面,MacBook Air 2025 款配备了2个雷电4、1个耳机孔,同时充电接口也换成了磁吸接口,体验更加全面和人性化了。而手感方面,机身厚度只有 11.3 毫米,重量 1.24 千克,无论是放进双肩包还是单手夹着走,都毫无压力。
在生态方面,苹果更是无敌的存在,你的 iPhone 来电话,MacBook 上能直接接;文件传输 AirDrop 秒完成;iPad 可以当副屏;甚至 MacBook 还能镜像 iPhone 界面。苹果用户的体验闭环,在这一代被推到更顺滑的层次。
2025 款 MacBook Air 13 英寸 M4 版本,就像一台“伪装成轻薄本的性能猛兽”。它不靠堆料和噱头,而是凭借 M4 芯片的性能、超长续航、轻薄设计和独特生态优势,直接重新定义了轻薄本的价值天花板。更何况,如今 16GB+512GB 版本价格已经大幅下探,用中端 Windows 轻薄本的钱,就能体验到苹果生态的顶级生产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