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早前报道
杨振宁的辞世,让中国乃至全球科学界扼腕。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在广东高校的发展史上,他播撒的智慧火种早已生根发芽。
1980年代起,杨振宁先后帮助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高校设立理论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机构。
杨振宁教授参观中大物理系(左二为杨振宁教授)。
1973年首次访问中大
与学校结下不解情缘
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的冼为坚堂内,竖立着杨振宁的铜像,这座铜像是由南京中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吴为山雕塑及送赠的,铜像塑造出杨振宁在讲学时的神态,纪念着他与中山大学结下的不解情缘。
中山大学南校园冼为坚堂内的杨振宁铜像。
南都N视频记者从中山大学档案馆了解到,杨振宁1973年首次访问中大,因为听说自己在西南联大一年级时的微积分老师姜立夫先生就在中大工作,于是杨先生特地前往拜会姜立夫老师。
自此,他便和中山大学建立了半个世纪的情谊。
1973年7月28日下午4时,在参观和座谈中,杨先生了解到实验室的激光器是师生们自己动手做的时候,表示赞赏:“在美国现在的年青人都不动手做事情,都想买现成的。”
1983年3月25日,杨振宁出席中山大学香港校友会晚宴,并受聘为该会名誉顾问。他表示,既然已经和中山大学有这么多的联系,我也可以说是中山大学的半个校友吧。我想,假如我下一次再来参加你们的聚会的时候,也许我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是一个正式的中山大学校友。
同一年,他受聘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并于同年在香港成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亲自担任董事会主席,筹集资金助中山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资助的学科有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数学、理论物理等,并多次到校作学术报告和演讲。
杨振宁教授到中山大学授课。
中山大学为弘扬杨振宁的精神,于1990年1月11日在冼为坚堂举行杨振宁铜像揭幕典礼。
2003年9月22日,杨振宁参加了庆祝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及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当时杨振宁称:“在我心中,第一位的高校就是清华,那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第二位就是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