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消息
10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展望未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技术将快速发展,不仅会深刻影响社会活动,也将深刻改变“科技—产业—金融”的融合发展态势。顺应这一趋势,上交所将始终锚定服务国家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二、券商最新研判
信达证券:牛市走向,流动性和增量政策的博弈
从本轮行情的走向看,流动性让牛市走下去,基本面为牛市积蓄更多力量。
流动性方面,机构资金待入市规模仍高达数万亿元。今年以来尤其是7月以来的A股行情,主要系由机构贡献,散户贡献不大。机构资金持续入市,背后有一个深刻的政策背景,即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理财、信托、保险、资管产品等机构,目前余额合计已超100万亿元,权益类仓位平均为8.7%,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后续入市空间仍然较大。
从基本面看,PPI由负转正的力量正在积蓄。短期看,“反内卷”提出后,企业预期改善,值得引起重视。目前“反内卷”已经扩散至钢铁、煤炭、光伏、水泥等行业。“反内卷”有望带来双重拐点,即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和PPI上行拐点——随着产能治理各项措施逐步实施,产能扩张有望得到抑制,推动产能过剩得到缓解;伴随产能过剩化解进程加快,PPI也有望迎来上行拐点,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转正
综上判断,当前A股存在慢牛的基础,对快牛的支撑并不强,快牛转为慢牛是大概率事件,结构行情占优。建议重视有基本面支撑的有色,有“反内卷”支撑的光伏、钢铁、建材,有流动性支撑的科技等。
华安证券:高切低还会延续多久?短期市场调整反而是为下阶段做布局准备的良机
本轮成长产业景气周期行情进入到良性调整期被持续验证。结构上分化现象仍旧明显,前期强势主线延续回调,成长风格领跌。再次强调成长产业景气周期行情演绎节奏已进入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的良性调整期。在成长产业景气趋势上涨行情中,当业绩、流动性、催化剂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的要素出现边际弱化时,便迎来成长风格驱动力切换的良性调整期。
良性调整期通常持续时间较短,11月初前后有望迎来第二阶段行情契机,短期调整但中长期不必担忧。首先,成长风格良性调整期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大多数时间都维持在1个月左右。其次是,11月初可能出现进入第二阶段即业绩支撑行情的契机。三季报将在10月底披露完毕,预计2025Q3季度成长风格业绩大概率仍将高增,从而继续维持业绩相对优势。
中长期维度可继续重视以下两条最重要主线:
中长期维度核心主线是新一轮成长产业景气周期确立,具体可关注泛TMT、算力、应用、军工等。本轮产业周期以AI算力基建为代表,业绩已然兑现且具惯性,因此算力板块是本轮最核心方向,符合机构景气趋势投资抱团偏好。AI应用是最容易承接内部估值扩散的领域。
第二条主线是景气硬支撑领域,主要包括电力设备、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其中电力设备受益风电出口高景气、海外储能需求高增、固态电池突破性进展以及数据中心建设对电源设备量质改善。机械设备中工程机械在海外需求亮眼带动下新一轮景气周期回升,目前正处前期。
三、券商行业掘金
东吴证券:AI芯片快速发展,看好国产算力带动后道测试&先进封装设备需求
AI芯片快速发展,带来封测设备新需求。
测试机方面,SoC芯片作为硬件设备的“大脑”,承担着AI运算控制等核心功能,对计算性能和能耗的要求极高,这使得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大幅增加,先进存储芯片为AI算力芯片提供高带宽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支持,其容量和带宽的不断提升也进一步增加了芯片的复杂性,因此SoC芯片和先进存储芯片的复杂性提升共同推动了对高性能测试机需求的显著增长。
封装设备方面,HBM显存的高带宽突破了加速卡的显存容量限制;COWOS封装技术作为一种2.5D技术,是GPU与HBM高速互联的关键支撑。2.5D和3D封装技术需要先进的封装设备的支撑,进一步推动了对先进封装设备的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AI芯片带来的封测设备端投资机会。国产AI芯片制造采用更大的引脚和电流,关注国产算力带来的国产测试机突破,相关标的为华峰测控、长川科技。国产AI芯片采用CoWoS先进封装,中国在封测环节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国内先进封装有望进入起量元年,关注国产封装设备新机遇,相关标的为晶盛机电、华海清科、盛美上海等。
天风证券:锂电设备——锂电扩产周期叠加固态创新周期带来机遇
锂电扩产周期资本开支重新上行。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长期增长依旧具备充足空间。据高工产研行业报告,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至2025年有望增至1285GWh,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增至481GWh。2030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有望达到5154GWh,约为2025年的3倍,其中动力电池有望达到3754GWh、储能电池有望达到1400GWh。
固态电池创新周期有望加速落地,全球产业创新周期共振,国内固态电池投资规划超百亿元。
投资建议上,可关注有望在固态领域拓展应用的中小市值标的,德龙激光、信宇人等;平台化持续推进的先导智能、利元亨等;布局等静压等新增环节的利元亨、纳科诺尔;锂电设备覆盖工艺环节更多的星云股份、先惠技术、信宇人;新业务多元化发展的赢合科技、先惠技术、星云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